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新理念引领发展迈向新境界——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述评之一

  • 发布时间:2015-02-28 22:28:05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记者 陈二厚、赵超)改革举措接连不断,新兴业态层出不穷,增长亮点频频呈现……新年新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让人耳目一新。

  新变化来自新理念。摒弃速度崇拜,瞄准长远方向,中国经济清风扑面。

  新理念引领新境界。转变发展方式,力促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开始新的进发。

  新常态:理解中国发展走向的“钥匙”

  春节前夕,随着湖南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全国31个省区市的两会全部完成。纵观地方两会,30个省份主动调整GDP目标引人瞩目,让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成为人们共识。

  眼下,即将进入全国两会时间。虽然外界猜测中国将降低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但已由当初的疑虑与担忧转向积极与乐观。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世界而言听上去像是坏消息,但实际上可能是好事。这不仅是正常的,实际上还可被视为取得成就的迹象。”美国《福布斯》发出评论。

  对于经济运行正在发生的复杂变化,党中央有着深刻洞察。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鲜明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新常态恰似一把理解中国发展走向的钥匙,要以全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新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

  新常态彰显新理念——

  这是历史与辩证的速度观。“中国经济规模基数越来越大,放缓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如果把经济发展片面理解为数量增减和简单重复,那就是典型的教条主义。”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形象地指出:“经济和人体一样,不能只往上走,不往下走,也要有春夏秋冬。如果一直做着顺风顺水的事,旧常态还能继续下去,新常态就出不来。”

  新理念诠释新常态——

  这是客观而理性的发展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我们要的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迈向更高阶段的发展。”张占斌说。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新视角:阵痛中孕育新希望

  1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负增长10.8%——今年中国经济第一个重要数据显得“寒气逼人”。有人发出疑问:中国经济是不是要出大问题了?为什么还不采取强刺激措施?

  “年初的外贸数据往往受春节等因素影响而波动,不能完全反映全年走势。”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学智说。

  刚刚过去的2014,新常态“元年”的中国经济以7.4%的近年低点收官,但一系列数据中升与降、快与慢、新与旧的对比却意味深长:城镇新增就业创出新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GDP,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继续提升,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井喷式发展……

  这就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现实逻辑: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式转变难免阵痛,新的积极变化和增长动力不断生成。

  党中央对新常态下的此消彼长有着清醒认识——

  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这样的论断体现出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和不凡定力,更透露出中国经济总体向好的强烈信心。”经济学家任玉岭说。

  信心来自哪里?

  ——来自发展的巨大潜力。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兴未艾,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自蕴藏的后发优势。当前,虽然新增劳动力数量下降,但人力资本提升空间较大;虽然传统产业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虽然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转化,但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来自科学的宏观调控。顶住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把宏观调控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与深化改革相辅相成,更加重视预调微调,精准发力,更加注重补短板、强实体,准确实施定向调控,不搞“大水漫灌”。

  “我们有坚实的基础,不竭的动力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不断创新,2015年中国经济仍然会保持平稳较快的中高速增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说。

  新思路:引领中国发展走向新境界

  身处千里之外,就可以向智能机床下达指令,沈阳机床集团研发的i5智能机床让“指尖上的工厂”从想象成为现实,也让企业博得开年“头彩”——今年1月份的订单比去年月平均订单增长40%。

  在低迷的市场中“逆袭”,新常态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进行着一场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我们要坚持走自主研发之路,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的范本。” 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说。

  从主动认知到主动适应,再到主动调整,中国有正视经济发展困难与挑战的无畏勇气,有保持经济巨轮行稳致远的坚定决心。

  “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新常态,既是由过去时发展而来的现在时,更是蕴藏巨大变革、创新活力,迈向历史发展新阶段的未来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

  新常态下面向未来,重点是要有新思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关键一招,为新常态注入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根本保障,为新常态保驾护航;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新常态波澜不惊、破浪前行的“定盘星”。

  新常态下走向未来,关键是找准发力点。

  调速不减势,发力点在“变”中凝聚。“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以结构转换释放新的发展潜力,真正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说。

  量增质更优,发力点在“新”中点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昌盛表示,“新常态下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创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需要更多靠分散试错,靠千军万马的大众创新,激活各种创新要素的潜力和活力,推动我国经济向更高更成熟阶段平稳迈进。”

  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的起点,放眼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新常态下的新理念正指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阔步迈向新境界。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