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3月7日讯(记者 畅帅帅)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5日上午开幕,中国网财经记者梳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11次提及“脱贫”,8次提及“扶贫”,可见国家对于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视和决心,而多位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中也提到脱贫攻坚。脱贫攻坚成为两会期间引发关注的热词。
过去五年6800多万人口脱贫 全社会参与
过去五年,我国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财政五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800多亿元。五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
在扶贫方式上,从单纯财政补助、捐赠扶贫,到异地搬迁、电商扶贫、金融扶贫,扶贫模式屡屡创新,渐趋丰富,扶贫主体也越来越多,从政府到企业和个人都加入了扶贫大军。
社会帮扶方面,阿里、京东、苏宁等大企业相继推出了扶贫项目。阿里去年成立了脱贫基金,承诺将5年投入100亿用商业模式助力脱贫。京东采用“金融+产业”模式精准扶贫,表示将在十三五期间打造200个扶贫示范县。苏宁发布了精准扶贫“授渔行动”,开通电商扶贫频道,将每月7日设为扶贫日。
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提交了“电商扶贫”建议,张近东表示,应将电商扶贫从捐赠扶贫、销售扶贫等传统扶贫方式进一步向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创业扶贫及集体经济增收扶贫等模式转变。
未来三年让3000多万人口脱贫 需啃硬骨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安不忘危,兴不忘忧。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到目前,我国仍有约三千万人口未实现脱贫。剩下的这些未脱贫的人口和地区,大多处于深度贫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极端贫困现象依然存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思想观念落后,社会问题交织,加上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等因素,致贫返贫问题比较突出,稳定脱贫基础还十分脆弱。
这些问题,都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新的考验,要在2020年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需啃硬骨头。
今年再让1000万以上人口脱贫 要科学摘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强化对深度贫困地区支持,中央财政新增扶贫投入及有关转移支付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对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因户因人落实保障措施。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新产生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要及时纳入帮扶。加强扶贫资金整合和绩效管理。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改进考核监督方式。坚持现行脱贫标准,确保进度和质量,让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此外,乡村振兴战略也将会对脱贫扶贫起到积极作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6日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脱贫攻坚的任务还很重,而这些贫困人口大多都居住在农村,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保证。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另外,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突出作风问题。科学确定脱贫摘帽时间,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查处。
(责任编辑:刘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