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华商规模增六倍 基金经理平均任期不足两年
- 发布时间:2015-05-20 07:01:39 来源: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毕晓娟
从1995年我国首家基金公司成立,二十年间公募基金业经历了成长期、黄金发展期,每家基金公司都有自己的发展故事。2015年,其中8家基金公司踏入“十岁”年龄,虽然它们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然而10年之后,各家基金却境况迥异。各家基金却境况迥异。中国网财经从资产管理规模、基金业绩、人事变动等多个角度解读基金公司的十年发展,推出《基金十年沉浮录》栏目,开篇我们关注的是——华商基金有限公司。
中国网财经5月20日讯 华商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商基金”)成立至今已近十年,无论是资产管理规模还是旗下基金业绩,华商基金都处于同行业中游,十年内华商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增长近6倍,但业绩一直不甚稳定,多个年度出现“过山车”的情况。
此外,华商基金的高层骨干变动频繁,曾经的“华商三剑客”仅剩梁永强一员老将坚守,基金经理频繁变动,人均任职期限不足两年。
资产管理规模涨6倍
华商基金成立于2005年12月,至今已近十年。同花顺iFinD最新数据显示,华商基金现有资产管理规模为690.70亿元,十年内增长近6倍。与此同时,另外3家“十岁”基金公司工银瑞信(规模2615.29亿元)、汇添富基金(规模1960.62亿元)、建信基金(规模1101.32亿元)资产规模分别增长近66倍、226倍、10倍,相较于此,华商基金发展略显缓慢。
此外,华商基金的规模十年之间也出现数度起伏。2007年年底,华商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116.75亿元,2008年则大幅缩水至47.76亿元。2009年,其资产管理规模再度升至134.71亿元,重回百亿元。随后的2010年至2013年四年时间内,华商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均在两百亿元附近徘徊。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2014年牛市到来,公募基金行业逐渐回暖,华商基金资产规模增涨加速。截至2014年年底,华商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424.38亿元,2015年一季度末达553.13亿元。
业绩“起伏”不定
在资产规模逐渐增长的这十年,华商基金的业绩起伏却如坐“过山车”。华商基金成立初期,正逢A股牛熊交替之际,至2007年华商基金实现盈利20.54亿元,2008年转为亏损43.06亿元,2009年亏损扩大至72.48亿元。
2010年,华商基金在“华商三剑客”孙建波、庄涛、梁永强的引领下,一度风光无限。当年,三人共同管理的华商盛世成长基金获得37.76%的收益率,战胜王亚伟,勇夺同年股基冠军。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0年华商基金盈利43.8亿元。
然而,风光仅持续了一年时间。2011年,华商基金大幅亏损108.89亿元,2010年的股基冠军华商盛世成长业绩泛绿,亏损29.10%,在同年可统计业绩的353只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263位。与此同时,华商基金旗下另一只股票型基金华商产业升级股票下跌39.58%,在同类型基金中排名倒数第九。
2012年,华商盛世成长业绩继续下跌4.51%,在可统计业绩的483只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449位。
2013年以来,华商基金业绩逐渐回暖并稳步增涨,2013年盈利72.83亿元,2014年盈利92.12亿元。而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15日,华商盛世成长已上涨了112.70%,华商基金旗下5只股票型基金涨幅均超50%。
基金经理平均任期不足两年
作为“十岁”基金公司,华商基金仅剩一员老将。中国网财经记者查阅了华商基金人员任职情况,华商基金2011年年底经历高管大“洗牌”,曾经的“华商三剑客”仅余梁永强一员“十岁”老将坚守,孙建波、庄涛相继出走。其中,庄涛2011年9月离职加盟中信产业基金,孙建波2013年2月离职,具体去向未对外披露。
与此同时,华商基金基金经理频繁变动,人均任职日期不足两年。据同花顺iFinD数据,华商基金旗下现有24只基金,其中2位基金经理“一拖三”,3位基金经理“一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