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金融创新屡曝新风险 一行三会监管体制酝酿巨变

  • 发布时间:2016-03-13 07:34:27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刘小菲  责任编辑:胡爱善

  中国网财经3月13日讯(记者 刘小菲)从瑞郎大涨,到美联储升息,从中国股市一度重挫45%,到人民币的创纪录贬值,2015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程度远超多数人预期。

  为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中国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其中金融监管体制如何调整被各界广泛关注。继2月份G20峰会首次谈及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之后,中国“金融掌门人”———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昨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再一次对该话题进行了公开回应。

  金融风险事件屡出 金融监管变革在酝酿

  2015年6月中旬,A股经历了一场断崖式的暴跌。尽管在史无前例的救市措施下,市场在10月份回归了平静,但因监管真空而导致金融风险频繁的根源引发各方思考。有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股灾时各个监管部门能够迅速磋商,并以雷霆之势进行联合强势监管,或许情况会好很多。”

  在昨天举行的记者会上,也有媒体提出了“股灾与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之间的交叉影响有关”的质疑,周小川回应道,金融监管体制包括货币金融宏观调控、宏观审慎管理和监管以及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稳定职能,这些职能之间的分工体制从全球来看不满意比较多,发现的问题缺陷比较多。

  据了解,这是周小川近三周以来第二次谈及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在2月26日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周小川曾公开表示,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在危机中表现出很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有做出调整的压力。

  这或许意味着,一场由国家层面主导的金融监管大变革正在酝酿。

  金融混业经营加剧 分业监管或路到尽头

  2003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就进入了“分业监管”时代。在此格局下,央行专注于货币政策的调控,银行、证券、保险则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监管,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全覆盖。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等跨行业业务的崛起,以及期指等创新产品面世,这套分业监管架构似乎已经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监管存在空白和重复带来的风险也进一步凸显。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曹凤岐就曾明确指出了“分业监管”的弊端。“职责不清、监管重叠、监管漏洞、监管套利、监管成本高和监管效率不高问题凸显,各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协作和合作极不畅通。”曹凤岐表示。

  改革目标仍在研究 “超级监管机构”是一个方案

  分业监管面临挑战,改革箭在弦上。在去年11月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金融监管统筹协调也被重点提及。中国网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该建议中有关“金融监管”问题的说明共638字,在九个问题的篇幅排名中居于第三位,仅次于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速。

  那么金融监管改革如何展开?是不是坊间传言的“一行三会”合并?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在昨天的记者会上,周小川被一系列问题“围攻”。不过,周小川用一句话便解答了媒体心中的疑问,即“正在研究思考中,也在听取各方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据证券时报报道,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曾在3月4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设立“超级金融监管机构”是其中一个方案,不过还存在其他方案,相关部门仍在研究之中。另外,他也不忘“鼓励大家都去注意研究这个问题”。

  至于研究方向,周小川在昨天的发布会上明确了两个,一是针对过去金融市场出现的问题,地方监管的不足,监管的漏洞等应该改进、克服和解决,包括提高效率,加强协调。另一方向是多借鉴国际经验,如何搞好宏观管理、宏观审慎政策、金融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稳定、金融基础设施等。

  实体经济才是根本 “资金没进入”的判断有问题

  金融改革要全面深化,货币政策在稳健基础上要灵活适度,然而实施这些政策的最根本的目的,还是提升金融市场的效率,从而服务于实体经济增长。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很多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问题再被记者提及,对此,周小川犀利的回应称:“这个判断可能有问题。”周小川用五年来的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数据进行了解释,并强调这个数据一直是稳健增长的。

  对于未来利率会不会继续下调,周小川表示:“这要要看经济形势,要看下一步的数据出来是什么样的,特别是物价的数据,如CPI和PPI的数据,可以一起对利率政策进行考虑。”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