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议五大理念 张近东:创新就是“剩者为王”
- 发布时间:2016-03-04 13:34:09 来源: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王磊
全国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
中国网财经3月4日讯 2016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就是“剩者为王”,往往最后坚持下来的企业才是最成功的企业,坚持到最后的创新才具有价值。
创新永远不是一蹴而就
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奋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实施“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在创新创业热潮涌动的时候,带领苏宁09年开始从连锁巅峰时期毅然转型、趟出O2O融合发展道路的张近东,却给大家带来一剂“苦口良药”:创新从来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情,不仅需要创意,还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大量的资源整合,以及时间的积累。
我们看到,一方面,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方兴未艾。2013—2015年,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超过40%;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超过50%。但与此同时,互联网领域大量涌现的初创公司,短短一两年时间,已经大浪淘沙般死掉了一批又一批。作为国内O2O模式的首创者和践行者,苏宁云商刚刚交出了2015年营业收入135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4%,线上平台商品交易总规模同比增长近95%的成绩单,线上线下业务的增幅都远超行业和同行。张近东指出,创新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苏宁的转型成功是任性出来,也是长久布局、是坚持的结果。
2016年是企业发展“机遇年”
近期,国际社会屡现看衰中国经济增长的声音。金融大鳄索罗斯在达沃斯论坛上发出“中国硬着陆无法避免”等“唱空”言论。但是对于中国经济的现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前曾用四个“没有变”来概括: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张近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持乐观态度。他更特别指出,对于处于大消费、大服务领域的企业来说,今年应是难得的机遇年,因为消费对中国经济贡献率达到了66.4%,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张近东认为,一方面,一二级城市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三四级市场城镇化加速,泛互联网消费领域的品质需求机遇空前;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路线适时推出,并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最新指向。对零售业而言,供给侧改革督促零售渠道协同上下游继续向商业本质转型,通过零售业态创新、供应链优化和大数据应用等,促进零供关系创新升级,推动新一轮产业的升级发展。前不久苏宁召开全球家电合作伙伴大会,会上宣布推出2000万台的家电单品标书,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制消费需求,指导家电厂商“柔性生产”,这是C2B数据化供应链引领供给侧改革的绝佳案例;最后,随着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下降,人民币适度贬值,以及融资成本的下降,给企业的投资创造了非常好的窗口期。
苏宁产业升级“品质生活”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拉动消费,不仅需要传统消费提质升级,也需要大力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新消费,以创新供给来创造需求。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企业,苏宁立足零售业的互联网转型,帮助其打开了产业升级发展的大门,创造了商业、地产、文化、投资、金融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品质生活体验。近期风头正盛的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就是苏宁在体育行业的一枚好棋。
张近东指出,零售、地产、文化、金融塑造的是品质化的生活体验,而投资则是产业生态圈构建提升、协同发展的蓄水池和粘合剂,未来展现在大家眼前的不仅仅是一个专业、品质的苏宁,还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苏宁。苏宁将在大消费、大服务领域,继续孜孜以求,坚持创新,从布局的“少数派”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多数派”。
以下是昨日政协委员张近东媒体沟通会演讲原文:
张近东谈创新:要从“少数派”布局进入“多数派”市场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晚上好!
每年两会期间,不管再忙,都要和咱们媒体朋友聚一下,尽管今年比往年还要忙,但是我仍然提前一个月就跟我的团队说,一定要把这个时间留出来。这就如大家每逢年底都期盼着家人团聚一样,在我心里已经是一种习惯了。
今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我国也无法独善其身,所以社会上普遍认为今年对于企业来说将会是比较艰难的一年。但是我觉得2016年并不一定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寒冷,或许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今年恰恰是难得的机遇年。
从经济大环境来看,我认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正在转为“一个发动机”。就在前段时间,商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消费对中国经济贡献率达到了66.4%,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而且这一增长趋势还在继续,这对处于大消费、大服务市场的企业而言,带来的利好是令人鼓舞的。
所以今年两会,我带的5个提案中就有两个与拉动消费有关:一个是建议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一个是建议加快跨境电商O2O发展,促进消费升级。前者是撬动中国最基层的农村市场,后者则是方便国人的海外消费。两者是消费中的一头一尾,都具有巨大的挖掘潜力。同时,我今年提案中也在倡议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创业,因为这是推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实,中国正在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已经在苏宁平台上表现了出来。我们前几天刚刚发布了2015年的业绩快报,去年我们全渠道增长达到24%,线上增速达到94%,这是我们启动转型发展以来的最大增速,苏宁的转型已经进入收获的快车道。
不仅如此,消费潜力的释放还能够带动文化娱乐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其所产生的机遇,与释放出的能量,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就拿足球来说,国人对于足球的关注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必将会大力的推动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但是目前我国足球运动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在青训体系建设方面,针对这一问题我也带来了一个“关于加强教育资源与足球人才的有效结合,提速足球青训体系建设”的提案。
综上所述,大家应该也感觉到了,对于大消费、大服务领域的企业来说,2016年应是我们难得的机遇年,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我们所面临的品质消费的机遇。今年,我国进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一二级城市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三四级市场城镇化加速,这些都将带来品质消费、品牌消费的高增长。
目前苏宁海外购、苏宁中华特色馆等商品销售的高增长正是这一趋势的风向标。2015年国人境外消费约1.2万亿,今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也报道了国内游客在日本火爆购物的情况,当时报道的购物场景就是在我们的苏宁LAOX。其实,从去年以来,LAOX几乎成为了国内游客在日本购物必选地之一,可以说是天天人流如织。国人到境外买商品,这说明,中国人的品质消费时代正在加速到来,这对拥有O2O品质渠道的苏宁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与此同时,随着小康生活水平的提升,服务、以及文化娱乐产品的消费必将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主流,这也将带动苏宁酒店、广场、文化、体育等产业的发展。
二是,C2B数据化供应链引领供给侧改革的机遇。近段时间,我看到一些媒体朋友们在报道产能过剩、高库存、高积压的问题,其实围绕这一问题,苏宁一直在和品牌企业积极探索新的突破路径。不瞒大家说,今天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我除了参加集团重大会议外,其他时间几乎天天都在接待如三星、海尔、TCL、小米、中兴、努比亚、美的、LG等品牌商大佬,共同探讨如何提升供应链合作水平。
就在两天前,我们召开了家电品类的供应商大会,数百家品牌商齐聚苏宁,在会上我们明确提出,苏宁是开放的,愿意将品牌企业发展电商视为命运共同体,不仅要大力度扶持品牌商发展电商渠道,帮助他们电商部门提升运营能力;还要为他们提供流量、运营、数据、物流、金融和客服等一系列资源支持,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同时,我们还明确提出要借助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服务,共同建立C2B反向驱动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引领设计、制造和订单供应,带动上游产业的升级发展。
三是,低成本带动高投资、高就业、高增长的机遇。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下降,人民币适度贬值,融资成本下降,给企业的投资创造了非常好的窗口期。
目前苏宁O2O模式已经成型、地产投资模型也已定型。在座的媒体朋友们,有一些可能逛过苏宁在全国各地的云店、苏宁广场,有的可能还住过我们的酒店。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广场、酒店甚至影院的开发建设力度,今年在上海等地,我们会有一批酒店和广场陆续开业,届时欢迎大家去参观体验。在今年这样一个低成本的窗口期,我相信,苏宁将完成一轮高投资、高就业和高发展的市场逆袭。
所以,我认为真正的企业家会更多的关注自己,而不是市场环境,因为市场环境对于每个企业都是公平的,企业家也无力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努力提升自己。甚至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市场不好时,越是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去年两会时,我也是在这个地方说“苏宁的转型不是‘duang’的一下出来的,而是任性出来的”。随后的一年,我相信全社会都感受到了苏宁发出的一次次“引力波”,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可能感受最强烈,甚至有的媒体朋友,连续一个月都没离开过南京,天天守着逮新闻、做报道。不管是我们与阿里巴巴、万达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还是入主苏宁足球俱乐部,战略投资中兴努比亚,以及越来越多的苏宁广场和酒店开始批量化的建设和运营,这些都让我们的品牌形象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多元。而这些都应该感谢互联网,正是我们立足零售业的互联网转型,帮我们打开了产业升级发展的大门。
我们运用互联网发展五大产业,可以说就是一次机遇之变,目标就是要坚持不懈的传递“引领产业生态,共创品质生活”的社会力量。
与很多年轻人一样,苏宁也是90后,正处于最具青春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年龄。因此我们敢于接受新鲜事物,运用互联网不仅打破了零售发展的天花板,更打破了企业产业布局的天花板。可以说这一次的改变,是基于互联网零售的产业升级,让苏宁创造品质生活、引领产业生态的发展使命更为饱满和丰富。零售、地产、文化、金融塑造的是品质化的生活体验,而投资则是产业生态圈构建提升、协同发展的蓄水池和粘合剂,未来展现在大家眼前的不仅仅是一个专业、品质的苏宁,还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苏宁。
面对不断变化、加速升级的外部环境,苏宁的变革,仅是这个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缩影。我始终认为,顺应时代,不断创新是一个企业向前发展的唯一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当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转型的真正原因。但是如何成长为一家时代的企业,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三个观点:
一是,要大胆的去做逆周期布局。企业的转型和创新永远不是线性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作为企业家来说,在企业发展进入巅峰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最有危机感,开始启动新一轮的布局;而在企业承受外部巨大压力和非议的时候,恰恰需要保持乐观的态势与坚强的韧性。
对于苏宁来说,我们每一次的转型恰恰源于逆周期的布局,1999年是我们空调批发销售最为火爆的时候,我们几乎砍掉一半的业务,毅然的转型零售;2009年更是在我们连锁发展的巅峰期,我们义无反顾的投身O2O零售。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每一次的布局都最终被市场验证是正确的。
二是,创新往往就是剩者为王。很多企业都在创新,但是创新从来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情,不仅需要创意,还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大量的资源整合,以及时间的积累。2013年我在美国斯坦福谈O2O模式,到了2014年,大量的企业和风投涌入O2O领域,但是2015年,又雪崩似的轰然散去。回过头来看,有一些企业玩的是概念,并没有实质性的举措;有一些企业只是在某个点上的创新,缺乏系统支持;也有相当一批企业虽然模式很新颖,但是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匹配缺乏,不足以支持走远路,做长久。所以,我认为创新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积累的过程,往往最后坚持下来的企业才是最成功的企业,坚持到最后的创新才具有价值。
三是,一定要做“大多数”。企业在最初布局发展的时候,需要做“少数派”,因为只有比大多数人看的远,具有更前瞻的思维,才可能抢占先发优势。但是任何一家企业需要大发展,获得广阔的市场,那一定要进入大市场,一定要顺应社会主流需求,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消费习惯。
比如我们提到的O2O零售、品质消费等,这都是未来的“大多数”。所以,只有做布局的“少数派”,我们才能先发制人;而只有成为未来的“多数派”,我们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各位媒体朋友们,市场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企业如何理解和把握,这是苏宁发展20多年来最大的感悟,从传统零售到互联网零售,再到现在五大产业,苏宁变得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年轻。今天的苏宁,已经让大家眼前一亮,我相信,在2016机遇之年,苏宁带给大家的惊喜远远不止于此。今年是猴年,也是好运年,在这里我也祝愿大家猴年猴赛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