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镇化是现阶段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泉。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2015年城镇化率已达56.1%,迅速兴起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在集聚生产要素、带动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城镇化很大程度上是在各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缺乏明晰的战略规划引导,也存在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分析起来,突出有三点:一是不少发展较快的大城市、特大型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房价畸高,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形成二元格局,不利于培育稳定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三是城市结构、布局不合理,城市总量明显偏少,大城市、特大型城市由于吸引要素的能力强、就业机会多而迅速膨胀,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由于吸纳就业的能力弱而发展缓慢、数量偏少,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
针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提出了示范性特色小镇建设的计划。建设特色小镇将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成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带动力量,成为释放巨大需求潜力的重要改革举措,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
特色小镇位于城乡接合部,建设特色小镇既能与都市经济融为一体,又能带动农业农村的发展。特色小镇的出现是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一个5万至10万人规模的小镇上,围绕一种产品或一类服务,形成从研发、制造到营销、物流的完整产业链条,以及完整的配套体系。与此相配套的是优雅怡人的居住环境,没有噪音、雾霾的烦恼,房价较低,可以步行上下班,并拥有较为先进的教育、医疗条件。这样漂亮宜居的特色小镇必将吸引各方面的人才前来就业创业。在发达国家,特色小镇已成为城市化的一种重要模式,居住在特色小镇已成为许多人的追求。德国的城市化率已达90%以上,但是70%的人口居住在小城镇。在美国、法国等城市化非常成熟的国家,都有大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特色小镇在中国也不乏佼佼者。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纺织业逐步从大城市转移到小城镇,形成三大名镇:以化纤布纺织为特色的浙江绍兴柯桥镇,以毛纺织为特色的江苏江阴新桥镇,以棉纺织为特色的山东邹平魏桥镇,其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品种质量、市场占有率在全球都位居前列。一批旅游小镇、科技小镇、金融小镇、商业小镇、工业小镇、文化小镇等纷纷涌现、蓬勃发展。在这些小镇上,各类专业的生产要素高度集聚,形成了全国乃至全球无与伦比的竞争力。例如,浙江省在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各类块状经济的基础上正全力建设特色小镇,诸如科技成果孵化的梦想小镇、基金小镇、网店小镇、丝绸小镇、风情小镇等,必将进一步提升浙江经济的品质和国际竞争力。
当前,我们已经具备了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的条件,已经建成了较为发达的高速公路网、高铁网和通讯网,为人员和物资在城乡和城市之间流动创造了良好条件。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已崛起的现代化都市群,在全球经济中都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已经形成的强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亟待找到新的需求,亦为城镇化结构和布局调整提供了物质保证。纵观全局,加快发展特色小镇的条件已经成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总结国内外经验,搞好特色小镇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精心布局、整体规划。特色小镇的布点应优先选择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周边一小时生活圈内,接受城市第二、三产业的扩散、辐射和带动,以利于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布局的城市群。依托资源优势和远离中心城市建设的小城镇,必须首先改善其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对特色小镇建设要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总体规划,规划方案应经有关专家论证和第三方评估,以避免盲目性。
二是突出特色、创造优势。小城镇建设要围绕一个核心产业或产品,吸引相关企业进入,通过高度发达的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要避免千镇一面,东施效颦。要选择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产品和企业,通过特色小镇建设,赋予其更好的配套协作条件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三是城乡一体、盘活资源。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使进入小城镇的居民平等享受各项基本权益和公共服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各项部署,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四是财政引导、金融支持。要运用PPP模式,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小城镇建设。鼓励政策性金融、商业贷款和各种基金、债券等,支持特色小镇建设。
五是千企千镇、搞好示范。推行千企千镇计划,即鼓励1000家企业自愿到1000个小镇落户,建立研发、生产、营销、物流基地。通过这种办法,可以鼓励城市的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大学、医院、银行、科研机构等迁出拥挤不堪的市区,到特色小镇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享受清洁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并带动小镇及其周边的发展。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