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大型险企纷纷布局健康医疗产业,各险企不仅设立健康管理公司,还通过战略入股、控股医疗机构等方式打通“保险+医疗”闭环。
那么,险企为什么会频频入股医疗机构?介入医疗机构会给险企带来哪些优势?保险与医疗机构如何有效的实现协同?布局医疗机构有没有投资风险?
近期,值泰康保险集团完成对拜博口腔的控股之际,《证券日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拜博口腔医疗集团董事长刘挺军等管理层人员。
陈东升表示,战略投资拜博口腔可实现产品赋能与客户赋能。“我们有2亿客户群体和75万个保险代理人,他们每天走街串巷和客户接触,一定会给拜博口腔注入强大的流量。”
打造闭环就是降低成本
近年来,各险企纷纷在大健康领域布局。
上市险企中,中国人寿此前“入主”香港私人连锁医疗机构“康健医疗”,还注资了淄博市中心医院。中国平安也通过平安信托投资了北京慈铭健康体检连锁机构,并投资成立广州宜康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新华保险投资5亿元全资成立了新华卓越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非上市险企中,阳光保险集团也成立了阳光融和医院。
而在众多的险企中,泰康保险集团是目前保险投资医疗领域的佼佼者与引领者。近年来其在养老、医疗健康行业发展迅猛,已经在全国12个城市布局医养社区,还自建配套康复医院,投资运营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筹建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泰康西南医学中心,参股和美医疗、百汇中国等医疗机构,着力打造保险与实体医养服务的跨界融合。
近期,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拜博医疗集团有限公司股权的批复,同意泰康人寿出资20.6236亿元投资拜博口腔51.56%股权。
就投资拜博口腔,陈东升从泰康与拜博口腔两方面做了阐释。
“为什么要打造这个闭环?就是降低成本。美国有个凯撒医疗集团,是一个医疗保险公司,他们的医疗保险模式可以降低20%的医疗费用。所以我们有了拜博口腔、有了泰康的齿科保险,对接起来可以极大的方便客户。我们打造闭环就是要让保险产品更实惠,服务成本更低,服务更有优势。”陈东升表示。
陈东升进一步解释道,“客户买我们的健康保险,未来慢慢地会在我的医疗服务体系治病,当然,这个体系还没有完全建起来。我们战略控股拜博口腔,同时我们也是和美医疗、百汇医疗第二大股东,我们还有仙林鼓楼医院,还有在武汉跟同济合作的医院。”
流量导入方面,陈东升提到一组数据,“我们有2亿客户群体和75万个保险代理人,每天他们走街串巷和客户接触,一定会给拜博口腔注入强大的流量。大家都在说互联网导入流量,但这个流量比互联网导入更厉害。”
在保险产品介入口腔医疗方面,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副总裁、拜博口腔医疗集团首席执行官朱正宏表示,中国现在最大的口腔医疗保险市场是沉默市场,由于国内只有5%的人看牙,这个市场没有释放。其中一个原因是,穷人治疗体验很不好,公立医院排很长的队,医生在很短时间内就把消费者打发了。富人缺乏商业医疗保险支付,现在口腔种植牙也很贵,隐适美的正畸5万元。如果没有商业健康险支付拉动不了这个需求。
保险、医疗、养老如何协同?
实际上,近年来,不少险企或介入医疗领域,或涉足养老,那么如何实现与保险主业的有效协同?
对此,陈东升表示,“泰康投资入股拜博口腔,一是给拜博口腔信息技术体系赋能,二是客户服务体系的赋能,三是人力资源的赋能,最主要的是产品赋能和客户赋能。拜博作为中国最大的口腔连锁集团,在50个城市有200个服务机构,这会迅速推动泰康保险产品的销售。”
刘挺军也为记者提供来了一组数据:现在住在养老社区的人,40%是由泰康保险的销售团队带来的。“每个养老社区门口每天都停着大巴车,一年参观访问量10万人,这就是现实的一个流量。我们在拜博口腔上也开始做了小小的尝试,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发动,我们保险业务团队也可以把客户带到了拜博的诊所去,做健康体验。”
对于盈利预期,陈东升这样告诉记者:“大家觉得大健康很热,但是大健康不太好赚钱,它需要积累,真正赚钱要5年至8年,是一个慢工夫。与做快消品不同,比如饮料可以通过做广告迅速提升销量,但医疗养老产业广告做得越多,如果服务跟不上失败的概率会更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全面的赋能、整合,而且要持续的提高我们的专业能力、服务能力,最后形成强大的口碑。”
(责任编辑:郭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