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市场等力量的共同推动下,资产管理行业迎来重大变局。
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行业面临大变局的背景下,留给一些基金经理的时间不多了。
从政策层面看,过去几年来,随着多项监管政策的出台,资本市场正本清源,一批优秀的公司逐步成长起来,成为市场的价值中枢。与之相对应,一些业绩糟糕、缺乏发展前景的公司退出市场。过往那种依靠信息差、资金量等优势的投资做法,正在逐步被市场淘汰,只有对投资有深刻认知的基金经理,才能持续走下去。
从市场层面看,在今年以来的跌宕行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ETF的快速崛起,从规模变动情况看,ETF年内规模增加超万亿元,总规模超3万亿元。从持股市值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指数基金的持股市值,已超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持仓市值,意味着指数基金的整体话语权已超主动权益类基金。
规模日渐庞大的指数基金,已经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对A股市场来说,ETF也是增量资金入市的重要渠道,这些资金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边际力量。
随着ETF规模的快速增加,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将面临更大压力。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优秀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永远是稀缺的,其潜台词则是不少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战胜”主流指数是很难的。
当主流指数越来越难“战胜”时,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就会发挥作用,在赚钱效应驱动下,市场会自发形成螺旋效应,更多资金会涌入到指数基金中,没有超额能力的主动基金会被投资者“用脚投票”,当这些基金逐步沦落为迷你基金,其基金管理费无法覆盖运营成本时,不可避免的清盘就会随之到来,基金经理只能接受下岗的命运。
事实上,从近期一些市场现象能看出一些端倪。部分券商传递的信息表明,过去1个多月来的新入市投资者中,不少人选择买入ETF,而不是像过往那样买入股票。从原因看,一方面是新开户投资者不能买入创业板、科创板等高弹性股票,但可以买入相关ETF;另一方面,在近期行情中,部分成长风格的ETF涨势亮眼,丝毫不输个股,完全可以满足高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
为了迎接蓬勃发展的指数基金浪潮,基金公司也在纷纷发力。以中证A500指数为例,该指数发布仅仅1个多月,目前跟踪的资金量已经超千亿元,成为最快突破千亿元规模的宽基指数。从跟踪该指数的产品数量看,除了已成立的首批10只中证A500ETF外,近期有25只场外指数产品等待成立或入市,还有不少相关挂钩该指数的产品在积极申报。
可以预见的是,在市场投资生态生变、基金公司持续发力、基金产品持续增多、投资者投资素养不断提升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下,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洗牌”的时候到了。
(责任编辑: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