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睿远基金
本周的全球股市,在经历了周一的崩溃式下跌之后,又在周二迎来反弹,过山车行情再现。
根据媒体报道,8月5日,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失业率也高于预期,制造业指数下滑……在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中,又叠加了中东局势的极度不确定性,以及上周日本央行宣布加息,综合各种因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全球股市的崩盘。
其中,日本股市领跌,日经225指数和东证指数双双收跌12%,后者创下1987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韩国KOSPI指数收跌8.8%,创下2008年以来最大跌幅。美股期货、台股、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澳大利亚标普200指数、加密货币等均出现大幅下跌。
A股投资者如何从容应对?
面对海外市场巨震,我们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才能在市场波动时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自己的投资呢?
首先,需要保持冷静,不要在市场恐慌时匆忙抛售。
当周一短时间内密集出现海外市场纷纷暴跌的新闻时,相信我们心理也难免会出现焦虑和恐慌的情绪,这有可能会使我们想到要不要赶紧卖出自己的投资,以免出现更大的亏损。但如果持有的是A股相关的股票或者基金,其实和海外资产的关联度有限。
实际上,相比之下,A股市场表现出了一定的抗跌性,三大股指(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尽管集体收跌,但跌幅均在2%以内,这得益于A股市场自身的基本面稳定和估值水平较低等优势。
因此,我们需要仔细评估持有资产的基本情况,而不能仅仅因为海外股市大跌,就在恐慌中做出匆忙的投资决策。
其次,我们可以再次评估自己的投资组合。
这其中我们可以重新评估自己的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可以看看当下的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是不是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如果仅仅因为一天的大幅波动就引起焦虑,那很有可能说明我们的投资超过了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需要调整。
如何调整呢?不妨考虑增加投资组合的多样性,自己也可以进行资产配置。比如除了偏股类的资产,还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偏债类的资产,如二级债基等等,或者将资产分布在不同的全球市场当中,多种方式来分散投资风险。
再次,保留现金仓位和流动性资产。
如果我们始终都保持一部分现金或流动性资产,那么我们能够在市场机会出现的时候,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自己希望持有的资产。特别是当市场出现非理性下跌之时,以“好价格”买入,更有可能在未来市场复苏的时候获得不错的回报。因此,如果我们对市场长期有信心,同时又有现金仓位的时候,大跌可能反倒是分批买入的好机会。而如果我们已经有长期的定投计划,在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未发生明显变化时,应该按照计划进行扣款,从而有机会摊薄持有成本,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
更重要的是,保留足够的现金资产,对于个人和家庭财务来说也是一种应急资金,以防个人和家庭财务状况因市场短期的大幅波动受到影响,并切记尽量不要使用杠杆资金进行投资,因为这种投资方式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在市场极端情况出现的时候影响会非常巨大,我们很难承受得了。
所以为了能够在投资当中“活得够久”,我们还是应保持长期视角。
这不光是指像“长期投资”这样的概念,我们应明确的一点是:自己投资的目标,长期来看到底是什么?在投资之前我们给自己设定的投资时间大致又是怎样的。假如我们的投资目标是为了将来的养老,那就没有必要因为市场短期的变化而动摇自己,短期的波动是投资市场的一种常态,只要市场长期来看是向上的趋势,这种短期“巨震”依然会被时间抹平。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我们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定力,也会促使我们制定出符合这一目标的投资组合和规划。
市场过山车,从行为中摸索规律
精确再现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类的行为。我们可以翻阅过往,阅读和了解历史上出现过的那些市场波动案例,回顾当时的投资氛围,这有助于增强我们对于市场周期和波动的理解。
《行为投资学手册》一书中曾提到,“1987年11月初,也就是崩盘不久后,来自世界各地的33位教授齐集于华盛顿,在研讨会中他们提出了对世界经济最悲观、最夸张的预测”。
下图为道琼斯工业指数在1987年2月-1990年8月的走势图,在专家提出最悲观的预测之前,股市发生了出现了大幅下跌,并发生了全球股票市场上最出名的股灾“黑色星期一”,道琼斯工业指数在1987年10月19日大幅下跌508点,跌幅22.61%。
数据来源:wind,时间1987年2月-1990年8月
在股灾的恐慌之下,投资者对于股票市场和经济未来走势极其悲观,但随后道琼斯工业指数的走势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预期,从1616点一路震荡上行到3010点。
期间标普500指数最大回撤:33.51%;
最大跌幅实现时间:2个月,1987年8月-1987年10月
最大跌幅收复时间:21个月,1987年10月-1989年7月(数据来源:wind)
而进入本世纪,也曾出现三次大的全球性市场震荡。
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当时高科技和互联网企业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此时,大量资本流入这些充满前景但缺乏盈利能力的公司,使得它们的估值被推高到了不合理的高位。这种“市场抱团”现象的背后反映了高利率环境下对于成长性的渴求。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2000年3月10日触及5048点之后开始下跌,而这也是网络经济“泡沫”的高点,随着投资者逐渐意识到许多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不可持续,市场开始恐慌性抛售,高科技股价格骤跌。这当中还发生了一件具有决定性的事件,那就是“微软公司反垄断案”,从而导致市场资金从科技板块迅速撤离,并引发了全球股票市场大跌。而在9·11后,情况更是急转直下,到了2001年10月,纳斯达克整体市值已经蒸发了约75%。
虽然市场遭受重创,但投资者如果在这一时期坚持长期持有质量较好的科技公司股票,如亚马逊、苹果和微软,最终将从科技反弹和行业的持续发展中获益。到了近两年,这些公司的市值和股价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为长期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当然,我们也必须要看到在这当中也有许多互联网公司已经消失,能够活下来的公司,并非多数。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泡沫的高峰期,巴菲特选择避开当时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因为他认为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并不清晰,缺乏可持续的盈利能力。由于他的这项策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1999年跑输标普500指数约20%。那一年,标普500指数增长了约19.5%,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则下跌了约20%。当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那些高估值但盈利能力薄弱的科技公司股价大幅下跌,甚至有不少公司倒闭,而伯克希尔·哈撒韦因未涉足这些高风险资产,避免了一场重大损失。相反,在2000到2002年的这段时间里,伯克希尔·哈撒韦连续三年跑赢了标普500指数。根据数据,标普500指数在这三年连续下跌,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则表现相对稳健,从而赢得了市场的重新认可。
互联网泡沫期间标普500指数最大回撤:49.15%
最大跌幅实现时间:31个月,2000年3月-2002年10月
最大跌幅收复时间:57个月,2002年10月-2007年7月(数据来源:wind)
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市场造成了深远影响。美国的主要金融机构由于大规模不良贷款面临破产或巨额亏损,信贷市场迅速收紧,消费支出大幅减少,经济陷入衰退。美国标普500指数从2007年10月的1,565点急剧下跌到2009年3月的676点,跌幅超过57%。全球其他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跌幅和波动。
然而,那些在这段时期坚持长期持有投资的投资者最终迎来了曙光。美国政府和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市场得以逐步恢复。从2009年3月的低点到2024年,标普500指数逐年攀升至超过5200点,实现了超过八倍的上涨。此时,长期投资者再次见证了市场的韧性和长期投资的重要性,我们仍以巴菲特为例,他以其冷静的判断再次展示了卓越的投资智慧。
当市场因金融危机而陷入恐慌,股票价格大幅下跌时,巴菲特并没有急于抛售资产以自保,相反,他看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长期投资机会。巴菲特利用伯克希尔·哈撒韦雄厚的现金储备进行了一系列高调和策略性的投资。例如,他向高盛集团注资50亿美元,获得优先股和认股权证,保证了丰厚的定期股息和未来的资本增值。同样,他以30亿美元注资通用电气(GE),也取得了类似的优异回报。通过这些战略性投资,巴菲特不仅保护了公司的资本,还大幅增值,树立了市场信心。其在年度股东信函中继续强调长期投资的价值,鼓励投资者在市场低迷时保持冷静、坚持优质资产。
次贷危机期间标普500指数最大回撤:56.78%
最大跌幅实现时间:17个月,2007年10月-2009年3月
最大跌幅收复时间:49个月,2009年3月-2013年4月(数据来源:wind)
距离现在更近的一次全球性市场危机来自于新冠疫情期间,但时至今日,全球市场也早已逐步从当时的危机中恢复过来。那些在市场低点坚守并买入优质资产的投资者再次获得了显著的投资回报,也再次证明了保持长期视角的巨大价值。
回到本周两个交易日的全球市场过山车行情,尽管短期内的急跌令市场恐慌,甚至在周一就有声音说是全球股灾开始,但一天之后就开始修复。
所以,当出现类似波动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更从容一些,减少对于市场噪音的关注,不因短期波动而恐慌性抛售,而是可以审视自己的长期投资目标,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情况必要时选择低位布局,也始终相信长期来看优质资产依然能够随着经济和市场的恢复而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
(文章来源:睿远基金)
(责任编辑: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