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医药行业积极信号频现,以创新药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政策逐步落实,产业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市场对医药板块的关注度升温,相关主题基金或迎来战略机遇。工银健康产业混合基金(A类:020558,C类:020559)趁势发行,或可为投资者A+H两地布局健康产业高景气赛道提供理想工具。
据基金招募书显示,工银健康产业混合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其中投资于本基金界定的健康产业主题范围内的证券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聚焦健康产业挖掘医药蓝海领域投资机遇。同时,基金投资于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的比例占基金股票资产的比例不高于50%,通过A+H两地布局优势互补多维度捕捉投资机会。
具体来看,工银健康产业混合所界定的健康产业是指以医疗卫生和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为基础,以维护、改善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与健康直接或密切相关的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产业。在后续投资中,基金将立足医药高景气赛道,覆盖相关大消费领域,通过自上而下的中观产业分析与自下而上的微观公司分析相结合,在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长期成长赛道中投资优质成长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大健康产业政策利好频出,发展潜力将进一步释放。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首次从中央高度对创新药发展予以多维度支持,此次《方案》的通过更是有利于促进创新药整个生态的建立,夯实我国创新药发展根基。地方层面,以北京、上海、广州、珠海、江苏、山东为代表的多个省市纷纷出台相关全链条创新药扶持政策,打造全流程服务体系,加快研发到应用进程,优化创新药械的定价和支付结算模式。
医药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壁垒,为了更好挖掘行业阿尔法机遇,工银瑞信基金此次派出了两位具有“医学博士+医药投研”复合背景的实力干将。其中,谭冬寒为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拥有12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7年投资管理经验,目前担任工银瑞信基金医疗保健团队负责人、化学制药研究总监,深谙医疗服务体系、药品和器械产品及相关临床应用;另一位拟任基金经理丁洋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学博士,现为工银瑞信基金医药行业研究副总监,对全球创新药领域的研发动态,国内外创新药企业研发进展以及医药研发产业链拥有深刻见解。受益于医药科班出身及丰富的投研实战经验,两位基金经理能够更精准地洞察行业趋势、把握前沿机会、挖掘优质个股。
除了基金经理强劲的医药投研实力,工银瑞信基金出类拔萃的医药团队、卓越领先的权益投研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基金管理铸就了坚实后盾。早在2010年前后,工银瑞信基金便开始组建医药投研团队,多年来持续深耕行业研究,不断提升对市场行情的精准判断和对行业及投资标的的研究能力,目前已形成一支全科班出身的顶级团队。据悉,团队由赵蓓、谭冬寒两位从业年限均超10年的实力老将领衔,研究覆盖药学、生化、临床、科技创新等细分领域,深谙医药行业发展脉络。在权益投研领域,工银瑞信基金更是凭借一体化投研体系脱颖而出,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工银瑞信基金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近五年排名在权益类大型公司中居首(1/13),近七年排名高居第三(3/13);从权益类基金超额收益角度观察,工银瑞信基金近五年、近七年排名在权益类大型基金公司中排首位(1/13)。在投研整体实力的引领下,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绩优产品百花齐放,中、长期均有产品跻身同类前列,在不同时间维度为持有人斩获了较强的超额收益。
排名来源:海通证券,截至2024年6月末。工银瑞信基金权益类基金超额收益近五年、七年均位列权益类大型公司1/13,绝对收益近五年、近七年分别高居权益类大型公司1/13和3/13。
风险提示:本基金为混合型基金,预期收益和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如果投资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责任编辑: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