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联社
近期“量化私募聘请劣迹三方财富CEO”传言纷飞,消息源直指稳博投资者CEO钱晓珺,真相如何?
中基协私募从业人员公开信息显示:稳博投资现任CEO钱晓珺2019年4月17日至2021年8月25日确实从业于海银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财联社记者另外获悉:钱晓珺2018年入职海银集团,曾任产品部总经理,后出任海银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公开资料来看,海银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是海银财富100%控股子公司,属于海银系,但并不是暴雷主体。据钱晓珺向财联社记者介绍,三年前他的确在海银基金销售公司担任总经理,虽然母公司是海银财富,但是按照监管要求,持有代销牌照三方销售公司在产品、人员、系统上必须独立运作,分业经营,代销的是公募、券商、私募管理的标品,不涉及非标。把海银基金与海银财富等同是市场的误解。
值得注意的是,钱晓珺并不只有海银的工作履历上看,他在银行、券商均有从业经验,早年曾在工商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和上海银行任职。加入海银之前,还于2017年加入初创的华菁证券(现为华兴证券),任财富管理部总监。
回到海银基金销售公司,该公司业务最早代销公募产品,已上线公募基金产品数量逾4000只,2020年开展私募代销业务,涵盖了公募基金专户、券商期货资管产品和私募产品。海银基金销售公司网站目前依然在正常更新,维权的投资者也并没有涉及该公司产品。
钱晓珺目前担任稳博投资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执行董事。中基协备案信息显示,稳博投资成立于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备案。现有58名员工,其中51人持有基金从业资格证,管理产品为287只,协会备案规模显示超过100亿,记者从公司获悉,稳博投资当前管理规模约230亿,是一家规模迅速攀升的量化私募“黑马”。从现有信息看,稳博投资与海银基金,海银财富并无任何股权关系。
稳博投资迅速做大规模得益于DMA业务,管理规模最高达到350亿。由于今年中小盘股指数价格大调整,稳博投资管理规模急速缩水。在目前230亿的规模中,DMA产品规模也从百亿降至不足50亿元。
尽管钱晓珺担任稳博投资总经理,但该公司实控人却是郑耀和殷陶。
从股权结构来看,郑耀和殷陶各持有稳博投资47.5%的股权,二人也是交大校友,分别毕业于电子系与计算机专业,而钱晓珺持股比例为5%。郑耀专注策略算法开发、评估、实现,殷陶专注于数据分析与挖掘和人工智能前沿方向的实际落地应用,钱晓珺更侧重在市场、运营等中后台。
从稳博投资的业绩来看,产品在2月发生较大回撤,截至目前,公司整体投资收益为-3.57%,跑输基准沪深300的5.32%涨幅。
在单个产品方面,私募排排网共展示稳博投资27只产品。今年以来,10只为正收益,17只为负收益。其中,稳博量化选股匠心系列1号、稳博通源中证1000指数增强11-1号、稳博中证1000指数增强系列10号1期等10只产品年内跌幅超过10%。
一位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回顾稳博投资的发展史,可以用“凭借高频起家,借DMA做大”来概括。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显示,策略从最开始的股指期货高频,拓展到商品期货高频、T0,并逐渐加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基于自身高频的基因,逐步引入中低频和量化择时等策略。
有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对于多数头部量化私募而言,DMA业务可配置4倍杠杆,监管要求仅能自营资金可做,不可销售给资管客户。但是去年DMA的高收益也着实吸引着客户,因此不少私募为了规模开始向客户发售DMA业务,稳博投资就是其中风格较为激进的私募之一。
有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稳博投资市场人员一度声称公司管理规模超过350亿,其中,DMA业务占比远远大于同业。
随着DMA业务规模迅速扩容,监管开始着手控风险,2023年11月开始,监管要求DMA业务不得新增规模,再到“不得新增规模确有要求,只允许机构自营资金运作,此前募集资金将逐步清退”等要求,监管口径上也进一步收紧。
降杠杆、压规模,量化私募在最新备案新产品时,协会要求管理人报备存量DMA的相关信息,并且需要承诺 DMA 存续基金后续不新增募集规模、不新增投资者、不新增 DMA 合约,合约到期后产品及时清算。
在今年4月30日中基协发布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要求私募证券基金参与DMA业务不得超过2倍杠杆,不得新增规模,以法规形式明确下来,也宣告了DMA业务的辉煌已过。
稳博投资方面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私募新规之后,公司从严格执行监管要求,目前DMA业务到期全部不再展期,存量慢慢消化。
(责任编辑: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