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18岁女孩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后身亡,清华大学一教授被人以冒充“公检法”形式骗取1700万,电信诈骗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为了防止电信诈骗,不少人总结出“六个一律”,其中提到一听是法院的一律挂掉。对此,法官表示,法院不会指导接听者通过ATM机、网银等平台进行具体操作,不会要求接听者提供验证码短信,并且会有相应的司法文书。
一律挂断法院电话或“误伤”法官
对于“一听是法院的一律挂掉”这种防诈骗手段,海淀法院法官表示,法院在开展工作过程中确实会用电话与当事人联系,如果接听者一律挂掉,会对法院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防范电信诈骗,需要理性地分辨法院来电的真伪。”
据海淀法院介绍,法院工作人员是会用电话与当事人联系的,而且在电话中可能会谈及金钱问题,甚至可能也会要求接听者向法院账户汇款。典型的情况便是法院执行员给被执行人打电话,督促被执行人交纳所拖欠的债务,如果被执行人不便到法院交钱,也可以采用汇款的方式履行义务。
朝阳法院的宋法官表示,他们有些时候因为加班会在晚上或者周末拨打当事人电话,有些当事人认为法院不会在非工作时间工作,因此对法官产生怀疑。“关于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电话一律挂断的提醒可以让市民提高警惕,但是一律认为这些电话都是诈骗也不妥,这会让法院人员遭遇被误以为是诈骗分子的尴尬。”
法官不会指导具体操作转账
那么如何判断法院来电的真伪呢?北青报记者查询了多个冒充公检法人员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例发现,在这类案件中,犯罪分子在诈骗过程中往往会“指导”受骗者把钱转入某一“安全账户”,并告诉受骗者具体的操作步骤。
对此,海淀法院法官表示,法官可能会要求接听者汇款,但绝不会指导接听者通过ATM机、网银、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进行具体操作。“法院虽然会要求当事人履行义务,缴纳案件受理费等,但不会强制限定付款方式。”
此外,有些时候法院确实会要求当事人以转账的方式缴纳大额司法费用,这时候需要注意账户名称,法院要求当事人汇款的账户不可能是个人账户,或者以其他什么单位为名称的账户,以朝阳法院为例,其账户名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这是唯一的法院账户。
在一些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中,骗子可能会谎称自己是法官,告知电话接听者有被人起诉的诉讼案件,必须限期领取法院传票,否则后果自负,之后便开始以交存保证金的名义诱骗接听者转账。骗子也可能会告知接听者信用卡透支欠款,银行已向法院申请执行,要求接听者转账来偿还欠款。据法官介绍,无论骗子说什么,最后肯定会落到钱这一点上来,这正是诈骗行为与法院执法行为的关键区别。
那么法院正常的流程是什么样子的呢?据朝阳法院刑二庭宋磊法官介绍,一般情况下,法院会要求当事人到法院来领取缴款单,当事人在法院领到缴款单后,要拿着单据到法院财物部门缴款,缴款后,法院还要出具收据。
法官不会要接听者提供验证码
在电信诈骗案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骗子会借口保护接听者财产安全,要求接听者提供验证码。
对此,海淀法院法官表示,法官可能会在电话中核实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但绝对不会要求接听者提供验证码短信、网上交易验证码等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是法官进行审判、执行工作所必需,而恰恰正是骗子极力想骗取的东西。”
据介绍,在骗子骗取接听者验证码进行转账操作诈骗中,骗子可能也会以接听者被卷入洗钱、信用卡透支等案件,谎称自己是法官而要求接听者提供验证码,以便保护接听者财产安全。但法官无论是通知当事人应诉,还是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都不会询问当事人极为私密的银行密码,更不会要求当事人提供交易验证码信息。
如有怀疑可查询法院电话核实
在电信诈骗中,骗子为了在极短时间内迷惑接听者,可能会把虚假的法律文书通过手机、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发送给接听者。
这些所谓的“裁判书”、“执行书”往往挂上法院的名头,甚至还有假冒的公章,乍一看在形式上十分唬人。但是,从送达方式上看,这种送达方法不符合法律规定。在法院工作流程中,除非当事人事先同意,法院是不会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电子化的方式进行送达的,而且绝不会通过发传真、发邮件来送达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
据法官介绍,当事人如果对法院来电产生怀疑,可以通过114查询法院电话。但有些诈骗分子会使用改号软件,所以市民不要直接回拨接到的电话,而是手动按键拨打从114查询到的电话。“此外,市民一定要问清楚来电的法院人员姓名及所属部门,这样可以在联系法院时方便核实。”
(责任编辑:吴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