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电信诈骗已经成为各国社会“顽疾”。人人都是个人信息的生产者,却不清楚个人的信息数据是如何被储备、保护、使用,甚至转让或买卖。在国外,不少人也深受电话诈骗之害。那么国外是如何严防电信诈骗,从源头堵住这些骗局的呢?
国外的电信诈骗,都长什么样儿?
@奥利弗:通过发短信和打电话行骗的较低级的电信诈骗在德国还是比较罕见的。电信诈骗使用的一般来说是带有黑客性质的互联网行骗手段,比如说通过各种 电脑病毒来调取信息,然后利用网络上的各种安全漏洞,诱使人上当受骗。有时候还有一些中奖信息,或者通过编造有未支付的账单,不立即付款就被告上法庭之类 的。
@William:日本电信诈骗多发生在老人身上。因为老人的积蓄丰厚,而且辨识能力弱,诈骗者常常冒充其亲人、子女、警方或银行,利用“垫付支票”、“修改银行卡密码”、“涉嫌非法活动”等谎言,欺骗这些老人进行转账汇款。
@杰科之巅:在美国,平均每分钟就有5通诈骗电话。骗子最常用的伎俩就是冒充税务部门,利用美国人对纳税的重视进行诈骗。还有,免费旅游、免费礼物等 中奖信息也很常见。骗子们在电话里语速一般都很快,就是为了让你反应不过来做出错误选择。
@袋鼠:澳大利亚电话诈骗方式主要是提供免费旅游、谎称“中大奖”“政府退税”等,其中针对移民的电信诈骗也比较流行,诈骗犯冒充移民部门官员给持临时签证的移民打电话,谎称对方签证出现问题,需要缴纳相关费用,否则将被驱逐出境。
对付电信诈骗,国外有没有专门立法?
@赛特day:为了打击不法分子,防止老人上当受骗,日本在2007年通过了《假冒账户存入受害者救济法》保护诈骗的受害者,授权银行对可疑账户进行冻结,并对受害人的债务减记、受骗金额返回等做出规定。
@流星:美国通过了两部法律来打击电信诈骗,分别是1991年通过的《电话消费者保护法》和2003年通过《控制非自愿色情和推销侵扰法》。
面对诈骗,国外的警方和通讯运营商有多操心?
@韦斯卡:德国建立了完备的个人信用网络,所有人在银行开户,签订手机、网络等合同时,都必须进行实名登记。工作人员会严格审核用户身份,并签订“信用合 同”,报备到德国信用信息处理机构Schufa。一旦有人被骗,就能轻松查出相关信息,为受害者追回钱款,并扣除诈骗方的信用评分。
@樱桃小丸子:在日本,警方与银行联动,对账户的异常交易进行监控,对ATM机单日及单次转账额度进行限制,禁止账户买卖,规定在柜台转账超过15万日元 时必须出示身份证。日本还有一种“手机会话分析”软件,它收录了大量诈骗高频词汇,能结合接听者语调的变化判断是否为诈骗电话。一旦认定是诈骗电话,手机 就会发出警报声,并在屏幕上做出提示。
@哈之夜:美国推出了“拒绝来电名单”(Do Not Call),人们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接受电话推销的来电。AT&T、苹果、谷歌、Verizon等美国通信业巨头联合成立“反自动呼叫电话打击行动 组”,他们将开发出一种主叫号码ID识别技术,来屏蔽那些假号码拨出的电话。此外,美国的VoIP网络电话领域还有一个名为Nomorobo的呼叫屏蔽服 务,可以封锁自动呼叫电话。
@浣熊:澳大利亚电话局向民众开放申请免费的“电话号码保护”服务来拒绝所有市场营销人员来电,还设立了专门的报案网站。澳大利亚警方采用批处理技术、数 据深挖技术、特征构化技术和MDT软件等措施预防及打击电信诈骗。
打击电信诈骗,国外的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
@奇爱博士:我看媒体介绍说,以170/171开头的号段是主要服务平台的虚拟运营商,他们不自己建设通信网络,而是租用实体运营商的网络开展电信业务。那么,我觉得电信、联通和移动这些实体运行商既然都出租通信网络了,不能只为了赚钱,还应该进行监管。
@琪霸:听说电信运营商曾想封停这些涉嫌诈骗的号段,却遇到了无法可依的窘境。所以我觉得其实我们更应该在立法上下功夫,严厉打击泄露、倒卖个人信息的违 法行为,增加侵害个人信息安全的违法犯罪成本。或许,我们还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从技术上加强对公民信息安全的保护。
(责任编辑:吴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