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嘉伟:排坛“男神”到大亨
- 发布时间:2015-09-14 09:31:17 来源:中国民航报 责任编辑:李春晖
中国女排在女排世界杯上顽强拼搏、勇夺冠军让全国排球工作者为之振奋,诸多排坛名宿也为之欢欣鼓舞。同时,中国男排前主帅汪嘉伟偕夫人共同出重金赞助奖励中国女排,并鼓励中国女排在未来再创佳绩。
昔日的男排主教练现在已是熔盛重工股东、上海博琨投资公司董事长。据了解,自2001年至今,汪嘉伟一直在从事能源、石油等相关行业的投资,并于去年在吉尔吉斯斯坦参与投资了一个油田项目。
2011年下海经商
由于繁忙的石油生意,汪嘉伟穿梭于北京、上海两地之间,昔日的排坛国手如何将手中的排球画了个弧线,并溅出了一朵美丽的黑色石油花?
“排球王子”汪嘉伟在赛场上的明星风采,令人难以忘怀:1977年,汪嘉伟随中国男排参加第二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在网前打出的“前飞”“背飞”等一系列快攻战术,震撼了世界排坛。赛后,他被誉为“世界排坛第一飞人”。后来他受伤引退东渡日本,2013年以后又以男排主教练的身份回到中国,霸气回归,率队重夺男排久违15年的亚洲冠军。
2001年,汪嘉伟从中国男排主教练的位置上引退,离开了排球,“下海”和几个朋友一起开起了公司。素来喜欢挑战的汪嘉伟,最初下海面临怎样的处境?
谈到走入石油圈,汪嘉伟用了两个字“缘分”。他说:“人是看你混在哪个圈子里,并不是说2001年我离开国家队做生意就开始做这个,一开始什么都做。比如说最简单的,我们的团队在高速公路上画线,同时还介绍各种楼盘,一下子做了五六年,一事无成,现在回忆起来是交学费了。而且一开始傻傻的,别人讲什么我就信什么,但必须走过这一步。”
随后,他慢慢接触一些能源的项目,逐渐摸到了一些贸易的门道,他判断国内做贸易没有仓储是不行的,于是投资了油库。油库从最开始的几个点到布局撒网要做连锁,最终加入香港上市公司,通过资本运作上市,成果斐然。
名气对谈生意有没有帮助?汪嘉伟表示:一进来,大家都知道,具体又说不上来,人家也不会主动把生意让给你做,只是一开始不需要介绍。
如何适应从云端之上的“排球王子”落到凡尘的落差?汪嘉伟笑言:球输了不是一样被别人骂?不能老惦记着赢了比赛被别人捧,也要想输了比赛的情况。
靠“霸气”迎接挑战
现在的汪嘉伟行走在京沪双城,“家实际上在北京,为了看父母就要经常来上海,儿子现在做微电影,刚刚开始。准备让他自己运作,男人嘛,靠自己,我就没靠过别人”。
汪嘉伟曾被评价为“霸气”,他自己又是如何评价的呢?“霸气啊,我本来就是这种性格,因为当教练很多年,性格也不会改来改去的,人生之路,愿意怎样走都可以,人生信条是相信自己”。
他笑言:“搞体育想打得好,不是简单的事,要战胜自己。很多世界冠军,成功不可能仅仅靠运气,判断能力、遇到事情的决策能力还是要靠天赋的。”
从运动员到教练员,再到做石油生意拓展上下游的资本大佬,汪嘉伟的人生之路一直是大开大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以前没有做生意,因为搞体育把这方面的时间锁住了,现在腾出手来,挑战一下,我相信我有这个实力和能力,事情也从一开始的不懂,到慢慢懂,一步步走下来,起码整个判断力、经验得到了锻炼和印证。”
对话
谈奖励
记者:这已经不是您第一次奖励中国女排了,您这样做的意义何在?
汪嘉伟:我知道排球运动员训练很艰苦,收入方面也并不是很理想,工资也不高,而且家里父母年龄也大了。这种奖励是一个老排球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的一点心意,钱虽然不是很多,但这是作为个人的表达方式吧。我也希望社会各界和我一样,通过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她们的支持。
记者:您的两位朋友也分别奖励了女排100万元,是您建议他们这样做的吗?
汪嘉伟:那天,我从上海飞到北京,一下飞机就开始准备第二天的庆功宴,酒店、菜品全部都是我亲自去敲定的,处理完之后已经是22时多了,之后跟这两个朋友吃饭的时候,我就说到了这个事,结果他们一听也很激动,主动要求参加这个庆功宴,而且还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
他们也没打过排球,纯粹的球迷而已。所以我说中国排球还是有很多支持者的。
谈排球
记者:近几年中国男排的成绩并不好,您作为曾经的男排主教练,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汪嘉伟:中国的排球市场正在逐渐萎缩,现在球队数量、体校数量以及打排球的人都越来越少,关注度也越来越低,女排也一样。教练员选择球员的面实在太窄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取得成绩就很难了,不是某个教练、某个队员就能够解决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从根本上来突破。
记者:有没有思考过怎样来突破?
汪嘉伟: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职业化,走市场化的道路。我很关注其他的联赛,比如中超,比如CBA,他们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我经常在想,在三大球里面,排球其实是距离世界冠军最近的、最容易出成绩的项目。为什么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关键就是不够职业化。这次中国女排夺冠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如果错过这一次机会的话,再过10年恐怕排球都没有人打了。(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