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财经 > 产经 > 区域产业 > 正文

字号:  

苏州工业园区就业创业新政惠民生 完善社保体系

  • 发布时间:2015-11-30 12:07:50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吴起龙

苏州工业园区夜景

  中国网财经11月30日讯 自1994年2月,国务院批准“苏州工业园区”正式启动以来,苏州工业园区以占苏州市3.4%土地、5.2%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两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

  “让百姓共享发展与改革的成果”,这是苏州工业园区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解读。 发展经济为民生,而落到实处,则是园区百姓 “更好的就业岗位、宽松的创业环境、优良的社会保障体制”。

  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启动构建创业就业扶持体系;2014年,《关于进一步推进园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联合印发了《苏州工业园区创业培训操作细则等十四项细则》;2015年,苏州工业园区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开始正式实施。新政围绕鼓励自主创业、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鼓励引导新生代劳动力就业、实施技能培训四方面,进一步扩大了就业补贴政策的享受人群,提高了政策补贴力度,加大了创业资金扶持,增加了职业技能培训机会。

  新政带来的多层次变化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实现就业更稳定、更充分,就业机会更均等、就业技能更优良、劳动关系更和谐,使得园区就业创业工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就业帮扶服务办到家门口

  “就业服务真正办到家门口”,这是苏州工业园区为百姓提供更好更多就业机会的实质体现。

  回顾20年,苏州工业园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了“三级跳”,从开发之初的城乡互动,到区镇联动,再到区域一体。可以说,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在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动迁农民生活水平上实现了巨大的飞越。

  至此,园区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96.4%,苏州东部新城框架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让老百姓的钱袋鼓起来,真正成为开发建设的受益者,一直以来都是园区坚持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立足点和根本点,为此园区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打出了一套就业,创业,物业富民的组合拳。

  社区股份合作经济增收益

  2013年,苏州工业园区组建富民专项资金,计划通过三轮扩股,使资产规模达到15亿元,由园区统一运作经营,充分保障收益。同时,建立困难群体投资扶持机制,对动迁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实施配股,动迁社区1060户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实现了全覆盖。截止到2013年底,首期6.7亿元扩股转股工作已全面完成,近2万户动迁家庭加入,覆盖率41%。

  截至2013年底,园区已组织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3家,吸引3904户动迁居民加入,带动2120户动迁居民增收,形成了“梅花家政、外出种养、劳务合作、羊毛衫中转站”等一批特色专业合作社品牌。

  目前,园区社区股份合作社覆盖4.9万户,覆盖率100%,社区富民合作社16家,6815户,入股资金13340万元。为提升发展效益,区、街道将一批优质的资产资源配置给社区,积极引导合作社根据市场所需及时调整发展方向,退二进三、优二进三,促进社区股份合作经济发展转型升级。2013年底,园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共分红1.6亿元,同比增长了10%。

  为让广大动迁居民享有同等市民待遇,园区全方位构筑了动迁居民社会保障网和公共服务网,率先实现区域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并轨,被征地农民中的劳动年龄段内人员100%纳入公积金社会保障体系。

  这里创业不担心“差钱”

  中小业是当今市场经济体系中最具创新活力的“经济细胞”。但融资难同时也成为了中小企业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很多企业在“化蝶”过程中不幸被淘汰。

  怎么解决这个难题?苏州工业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沈晓明告诉记者,针对企业需求,他们与银行、创投、担保、保险、券商等110多家金融机构以及10多家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服务机构建立了联系,为银企双方牵线搭桥,共同破解融资难。

  2015年,该中心还将推动科技保险、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资金、统贷平台管理办法等政策出台,完善园区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做大园区统贷平台业务,为超过150家园区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提供2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推广信用评级服务,建立园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基本制度规范,建设超过2000家中小企业的基本信用档案,并将评级结果应用于融资服务、政策支持等方面。

  “可以说,只要你有好项目,具有足够强大的市场前景,我们都可以帮助这个项目得到产业孵化”,沈晓明坦言,“在逐渐完善的融资平台下,钱不是问题。”

  受惠群体范围持续覆盖中

  2015年,苏州工业园区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开始正式实施。在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方面,新政首次将就业困难人员扩大为就业困难群体,包括经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中未就业人员和未正常缴纳社会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四大类。

  “此次园区对就业困难群体认定范围的扩充,目的在于实现对园区不稳定就业的群体进行尽可能的覆盖,并实现动态跟踪,这是园区的一次创新探索。”相关负责人解释道:对于这四类群体,不仅将提供就业“一对一”援助,还将实行社会保险、岗位用工补贴,并鼓励劳务合作组织吸纳他们就业,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职业介绍奖励。

  此外,无论是鼓励自主创业,还是帮扶就业困难群体,降低门槛、提高补贴标准都是2015年新政实施的一大关键词。

  针对初次创业或想扩大经营的人员,苏州工业园区就业创业政策提供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接力贷款,截至目前,830多人申请了小额担保贷款,50多人申请了创业接力贷款,共贷出6300多万元。新政实施后大大提高了创业接力贷款贴息力度。“原先是补贴一半利息,现在按照基准利率全额贴息。”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创业接力贷款的最高额度30万计算,创业人员一年可以少付7000多元利息。”

  退休老有所养 看病多重报销

  据介绍,自2004年起,根据国家统一部署,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每年持续增加,苏州工业园区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每年增长约15%。2015年上半年退休人员中企业退休人员月标准由2054.94元增加至2277.38元,人均增加222.44元;享受园区企业养老待遇的被征地农民及历史遗留问题人员月标准由960.02元增加至1109.05元,人均增加149.03元;达到70、75、80周岁的企业退休人月标准由2748.83元增加至2779.45,人均增加30.62元。

  此外,园区社保中心还全力推进养老业务经办能力建设,养老待遇领取地实现网上查询,退休到龄提醒(提前3个月),退休审批情况网上查询,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可多银行绑定)。

  而自2013年1月1日开始,园区医疗保障体系则首次将自费医疗费用纳入赔付范围,成为了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形成了独特的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补充保险相结合的格局。

  “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项目是园区建立重大疾病保障机制的一个全新尝试”刘澄伟介绍说,参保人员在一个保险年度内,在园区定点医院和公立的定点门诊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自负和自费医疗费用,满6千元即可享受800元的补助,超过6千元以上部分还可以分段累进进行按比例报销。

  经过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再次补偿,园区参保人员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及时享受到了补充保险的再次报销,报销比例总体提高约14%,进一步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参保范围也进一步覆盖了园区所有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园区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保费,则由个人缴费和政府承担相结合,目前个人每年只需缴纳23元,其余部分由园区政府承担。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一直坚持把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社保城乡一体化,在保障层次上倡导均等可及,在管理服务上覆盖各类人群,为老百姓穿针引线,努力建设成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谐幸福的新家园。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