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收官的《延禧攻略》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持续霸屏,创造了连续38天热度不减网播量第一的纪录,累计播放量突破史无前例的140亿次,成为当之无愧的国民爆款剧之王。而在戏外的商业江湖上,另一对缠斗20多年的“老冤家”之间的故事则比剧本更有戏剧性。
说的正是在珠海香洲区金鸡路上格力电器总部5楼办公,个性张扬,直来直去的董明珠,以及距离110公里之外顺德北滘美的大道6号上美的集团29楼大落地窗前低调隐忍的方洪波。
董明珠出生于1954年,比1967年出生的方洪波整整大了一轮。董方二人,表面看似性格迥异,但身上却也有着不少共同点。
比如,20多年前的1990年到1992年间,两人皆是怀揣着对南方这片改革开放热土的梦想,先后只身南下广东寻梦。巧合的是,二人又同在2012年这一年,相继走上人生巅峰,成为中国两家最具标杆性家电制造企业的一把手。
经历同样残酷的时代和市场变迁,在不同的企业体制下身居高位,以不同的行事风格运筹帷幄,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带领格力美的分别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之道,董明珠和方洪波自然都少不了全方位被比较,被争议,也自然引发了企业的“番位”之争和路线之争。
时至今日,董方二人逐鹿的主战场仍旧聚焦在空调领域,由此引发的口水战、抢人战、专利战多年来从未停歇,但随着空调行业持续高增长性难以为继,董明珠、方洪波在关键领域过招之余,分别又将如何筹谋企业未来发展的“康庄大道”?谁的路线更为正确,后劲更足?这或许将成为家电领域乃至国内商场上未来5年最大的未解疑团之一。
上半年表现各有千秋
作为“宿敌”的两家上市公司的掌门人,董明珠和方洪波无论决策对错,经营好坏,都会在财报中一览无遗,作明显对比,供股东和投资者检阅。所以每一次的财报发布,都预示着新一轮的“番位之争”。而龙争虎斗的家电双雄—美的格力,这一次连发布半年报都要“撞期”,从经营表现上看,谁更胜一筹?
8月30日晚,格力率先发布半年报。今年要冲击2000亿元目标的格力电器(000651)上半年实现营收920.05亿元,同比增长3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06亿元,同比增长35.48%。制造业综合毛利率为33.61%,空调产品毛利率达到34.37%,两者均维持在行业较高水平,但同比分别下降2.57%和4.09%。
与此同时,2017年因11年来首度不发年度分红,一度引发深交所问询及“市场炸锅”的格力电器还披露了中期分红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一口气就送出36亿元的“大礼包”,这将占到同期利润的28%。
美的集团(000333)半年报则显示,上半年营收达1426.24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129.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和19.66%。综合毛利率为28.57%,同比上升1.94%;空调毛利率为30.25%,同比上升1.04%。而据时代周报记者计算,格力、美的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3.92%和9.07%。
美的此次则没有披露分红计划,而其2017年年报宣布的分红计划为每10股分红12元,共计约79亿元,占同期利润的45.7%。
从财报上看,两大空调巨头上半年业绩均比较出色,美的在营收、净利上双双领先格力,而格力则在增速与净利率上盖过美的,可谓各有千秋。
“具体而言,若从单品的盈利能力上看,格力主营业务较为突出,毛利率高于美的,因此盈利能力相对较强一些。但若从成长性上来讲,美的增而格力降,在这样的一增一减之间,表明美的盈利能力在增长,而格力却是在下降。”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师张彦斌向时代周报记者如是分析道。
市场份额一直是中国企业很重视的一个关键指标和门槛,因为只有掌握足够的市场份额才能拥有产品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格力也在财报中披露,在家用空调领域,2017年格力电器以21.90%市占率的绝对优势位列第一。2018年上半年,格力以17.03%的市场占有率继续领跑国内中央空调行业,较2017年度全年15.42%的市场份额,领先优势扩大了1.61个百分点。
不过,据时代周报记者获悉,目前围绕空调这一主战场,美的格力的经营比重和业务结构已出现明显分化。暖通空调作为美的三大主营业务之一,目前营收占比为48.52%。而空调业务对格力营收的贡献较去年同期的92.16%继续上升至96.28%。相当于,格力“整条命”都是空调给的,成败皆因空调,而空调只是美的“半条命”。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空调市场零售量和零售额分别达到3863万台和1321亿元,同比增长15.8%和18.9%,线上市场更出现零售量和零售额同比增44.9%和54.8%的罕见喜人形势。
然而,与上半年空调市场强劲增长势头尴尬照应的,是各厂商对下半年的生产计划纷纷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目前空调行业库存已达到4800万台的历史峰值。业界人士纷纷判断,基于严峻的库存形势,预计下半年市场难以乐观。
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师刘步尘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其实今年空调继续大幅增长出人意料,和再次出现大面积、长时间高温天气有关,而并不是这个行业出现了重大技术或产品突破所致。因此,格力超高速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明年销量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很大。”
发展路线再分化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格力、美的两者的业务布局获悉,美的的暖通空调、消费电器、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三大业务目前分别占比48.52%、41.99%以及9.5%。
美的集团方面表示,公司将继续推动下属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平台业务整合与拓展,加快在关键零部件的突破,在伺服电机、驱动器、运动控制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已逐步实现本地化、国产化;协同推动美的旗下国内30余家家电工厂展开工业自动化项目,提升打造美的集团智能制造水平,将机器人使用密度从150台/万人,提升至625台/万人的发达水平。
反观格力,空调、小家电以及智能装备的营收贡献分别为96.28%、1.99%以及0.45%。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格力小家电基数小但仍取得55.68%的增速,而智能装备则出现63%的负增长。有研报分析指出,这可能是由于银隆采购减少所致。此前被董明珠寄予重望的格力手机销售表现如何亦依旧未在财报中有所提及。
从短期的业务布局看,美的已经摆脱单纯的家电制造标签,来自小家电和机器人的贡献渐入佳境,第二、第三产业赛道羽翼日丰。但反观格力,虽然启动多元化战略已六年有余,但空调之外的产业仍然没有培育出来。在刘步尘看来,格力多元化不成功原因很多,总体看和格力没有选对路子有关,产品力没有培育出来。
实际上,在打造机器人、智能装备为新支柱产业的目标上,格力美的可谓殊途同归。不同点在于,格力主张自主研发机器人,主攻工业机器人,目前已经研发出工业机器人、智能AGV、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多个领域的产品。美的则走的是收购合作路线,相继联手日本安川、收购德国库卡、入股工业机器人厂商埃夫特,以资本的手段来提高自身技术竞争力。
与此同时,半年报显示,格力美的目前的海外营收贡献分别为17.46%和43.76%。在企业扩张中,美的属意加强全球资产配置和加速海外营收占比,而董明珠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企业出海是个“伪命题”,真正牛的企业要先在国内市场份额上实现称霸,格力更聚焦与在国内市场取得绝对优势。
让董明珠继续站在风口浪尖的,还有今年4月份提出的“格力不分红,500亿子弹砸向芯片”的言论。
董明珠“芯片论”一出,很快便有了实际行动。8月14日,格力电器全资子公司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经营范围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的设计与销售等。
在刘步尘看来,格力做芯片,严格来讲是追风口,并非理性的战略选择,和三年前决意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本质上相似。
不过,格力方面则在财报中表示,目前公司所需芯片主要依赖进口,2017年芯片进口额数十亿元人民币,随着变频空调在公司产品结构中的比例大幅提高,公司对空调芯片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同时,格力已掌握了除空调芯片以外制造空调所需的全部核心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在空调行业的话语权以及成本管控能力,公司近年来已在自主研发空调芯片设计技术,目前已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为谋求公司长远发展和股东长期利益,下一步公司将成立专门团队稳步推进该领域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
除了董明珠深陷舆论争议,方洪波亦并非高枕无忧。
美的昔日盟友小米集团和掌门人雷军不得不提。截至7月16日,小米科技持股美的集团股份为1.24%,位列第七大股东。而雷军在不久前小米中报的一场解读会上言及:小米已成功从手机领域拓展至大家电领域。而此前,小米已经挖角格力旧班底大举进军空调产业。尽管美的的多元化战略和成果斩获颇丰,但随着小米等跨界而来的互联网选手逐步向家电行业渗透,以及厨电、冰洗等细分行业的龙头持续加大竞争力度,美的又将如何应对?
刘步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看,美的多元化优势已经形成,这一优势在未来几年之内不会受到挑战。“现在美的最大不足是品牌的溢价能力还不够强大,这是美的毛利率低于格力的根本原因;其次是美的这几年在研发上投入很大,但尚未出现重大技术和产品层面的突破,这两点才是方洪波最为焦急的。”
目前,美的集团市值为2700亿元,13倍PE,而格力的市值则为2300亿元,8.5倍PE。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美的一直以“千年老二”的标签被格力碾压。
一个是国企,一个是民企,董明珠和方洪波皆是为背后的老板打江山,但亦是中国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目前方洪波位列美的集团第四大股东,持股2.07%,按如今的股价估算身家达到57亿元。董明珠则自今年一季报以来退出格力电器十大股东行业。此前董明珠曾减持格力股份投身银隆的发展,外界估计其身家超过16亿元。
董明珠和方洪波这性格各异的两个人,经过了此前5年的明争暗斗,未来又将把两家企业带向何方?
“现在看来格力远落后于美的,但美的的智能制造是资本运作的结果,而格力则是自己动手,进行自创。如果成功将是不可估量。问题是,格力现在对其他业务的多元化进度太慢。现在还是仅仅依靠空调来发展,局限性相对较大。”张彦斌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两家企业的比拼,还得看格力多元化的步伐。
(责任编辑:赵雅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