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 呼唤更多技能人才
- 发布时间:2016-05-09 09:31:24 来源: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制造
呼唤更多技能人才
□ 李梓琴 傅江平
日前,第14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全球才智论坛在深圳举行,如何补齐人才短板更成为了与会专家关注和热议的焦点问题。
一些专家指出,目前国内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还不够高。以机床工具行业为例,由于企业将刚毕业的大学生培养到可以承担项目所需的时间长,很多企业都逐渐趋向于买现成的成果,通过挖走其他企业的高级人才,补齐企业的人才短板,而不愿意培养鼓励自己的人才和研发平台。加上随着外资企业的全面进入,很多优秀骨干人才都离开原来企业,导致机床行业创新人才更加缺乏,这是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的局面。
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技术人才与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与待遇偏低是国内制造业高级人才不足的另一主要原因。近些年来,高校扩张的速度不断加快,但政府对高校的拨款跟不上扩张的速度,而一些高校为了扩大规模,选择发展低成本的文科,即使工科类专业还是存在,但对其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足。甚至一些高职院校的工科类专业如电工类、水利类、化工制药类等所需要的设备与操作实践比理论学习少,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技术上处于较低水平,与制造业人才的需求存在差距。此外,现在社会普遍认为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做的是苦力工,工作环境差、薪资待遇低。前几年中国工程院对全国5000名工程科技人员的一项调查就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工程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一般”或“偏低”,对个人收入的满意度仅为53.75%。此外,制造业人才的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量大而缺乏质量也是导致国内制造业高级人才缺乏的原因。
专家表示,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缺乏高技能操作人才,即使有创意极好的设计与想法,也难以转化为产品。制造业要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经过技能培训的高素质人才,而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操作人才是一项中长期的战略任务,不能操之过急。因此一些专家建议,国内制造业可尝试构建由技术经理人协会、技术经理人公司、技术经理人组成的三级管理运行体系,催生技术转移服务的新业态。同时,应用型大学应摆脱限制,尝试校企合作、课堂与职场衔接、课程开展与产业需求相融合的发展之路,为制造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添砖加瓦。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