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全程可追溯 闭合小循环

  • 发布时间:2015-11-13 09:32:20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程子龙王建

  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腹地,2014年,海伦市粮食产量超16.5亿公斤,连续12年成为全国产粮大县。但“数量”并没有使这个传统农业大县富起来,反而在2012年成为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强烈的反差使海伦人努力转变观念,以发现30多万公顷富硒耕地为契机,打造新的富民产业,力争在“粮袋子”向“钱袋子”转变过程中打一场翻身仗。

  初冬微寒,在海伦市工业开发区内的一家农字号食品加工企业却是格外热闹。走进这家名为原野食品有限公司的一间厂房,数十名女工正紧张地分装速冻黏玉米,一位领班的工人说,这是有机黏玉米,市场零售价要达到3元一棒,批发价也要达到1.5元一棒,就是这样的高价,企业年生产1500万棒还供不应求,产品畅销京津冀和长三角

  在企业的一间装有巨大监测显示屏的办公室,董事长曹中军正通过显示屏查看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曹中军介绍,这就是企业的有机黏玉米可追溯系统。“现在已经非常完善了,不仅可以监看到玉米的全程种植情况,也能监看到所有加工、分装情况。我已经安排人去做二维码了,半个月之内就可通过物联网实现产品的全程可追溯。”

  令曹中军更得意的,不是这个率先建成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而是已成功闭合的小型循环农业。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自种和收购400公顷玉米,在收完玉米后,所产1.5万吨秸秆全部用作青储饲料,用这些青储饲料养殖了400头肉牛,这些肉牛产生的粪便,用酵素有机肥技术生产了6000吨有机肥,这些有机肥,将全部施撒在400公顷耕地上。

  “能占领农产品高端市场的,一定是生态有机农产品。”曹中军拿出了一份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上面清晰标记着认证面积为“133.33公顷”。曹中军说,他还兼任三个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将带领更多的贫困农民打一场种有机、卖有机农产品的翻身仗。

  种出好产品,还要卖个好价钱,这是海伦笃定要做的事。为了能让产自黑土地的优质农产品卖个好价钱,海伦市质监局局长胡秀刚费尽了周折。

  看着质检总局对“海伦大米”、“海伦大豆”两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审批顺利通过公示期,胡秀刚这个全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作领导小组的副组长终于松了口气。“40名政府工作人员和乡镇干部努力了一整年,这辛苦没有白付出。”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产自特定地域的产品,是因该地域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因素而赋予了产品独特的质量声誉。胡秀刚介绍,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个金字招牌,只有达到相应标准并经得住质量检验的农产品,才能使用地理标志产品标识,才能对得起消费者。

  “产品越是提高身价,就越要讲安全和诚信。”王学斌说,除了对“海伦大米”、“海伦大豆”这两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要进行重点监管外,下一步对海伦境内的所有与富硒有机产业相关的产品,都要进行严格的市场监管,富硒产业园兴建的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就同步进入,坚决不走先发展后规范之路。

  从发展趋势看,好产品要卖得好,除了线下渠道,当然少不了线上渠道。郭长生说,海伦的富硒产品产业园区,将同步搭建电商平台,让富硒有机产业搭上“互联网+”的快车道,同时发展相关服务业。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