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彩电沦落的市场逻辑
- 发布时间:2015-08-17 09:32:32 来源: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品牌新语
胡立彪
就在夏普(SHARP)将美洲彩电业务低价卖给海信之后不久,另一家日本彩电厂商索尼(SONY)也对彩电业务做出了调整,将把在印度销售的一部分高价格的高端液晶电视改为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彩电生产订单交给富士康印度工厂生产。虽然与夏普的卖身不同,索尼选择了贴牌代工,但这种模式一开,其高端形象将不复存在,身未卖而已贱,这是它必须接受的现实。
这两家已经够不济了,其他日系彩电企业混得更惨。今年年初,松下公司终止了其在中国仅剩的电视机工厂济南工厂的生产,这也意味着松下退出了在中国的液晶电视机生产业务。到了3月,东芝宣布停止在北美的电视开发和销售业务,将东芝品牌出售给台湾的一家代工企业。
这么说吧,日本彩电企业有一家算一家,这几年不是亏就是卖,可谓集体沦落,上演了世界家电史上最为悲情的大戏。悲则悲矣,但其背后却呈现了某种市场逻辑,使这出戏看上去似乎是早就写定的必然章节。
日本彩电早些年在全球市场风光无限,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它们手握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行业核心技术,产品质量也非常过硬。特别在中国市场,不管是CRT时代还是平板时代,日系品牌彩电最初都曾凭借技术和质量的好口碑获得了快进。然而,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日本彩电逐渐丧失技术上的领导力。近年来,中国彩电品牌和以三星为代表的韩国彩电品牌技术创新力度和步伐都超过了日系品牌,在显示技术和智能应用方面都成为了行业领导者。例如海信独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ULED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画质提升技术,其中最为突出的亮点是多分区背光独立控制技术和Hiview画境引擎技术,ULED将背光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控制单元,然后根据每一帧图像的亮暗分布,精确的调整对应的背光区域亮度。应用该技术后,ULED的动态对比度达到800万:1,细节表现更完美;色域显示范围达到BT.709标准值的120%,比普通4K LED电视提升20%。正是凭借ULED电视的强势拉动,海信电视的出货量以5.9%居全球第4位,海信4K电视的出货量以11.3%居全球第3。
而在如今中韩彩电企业大秀技术创新绝技的舞台上,却很少见到日本企业的身影。即使是首创曲面电视的索尼,现在人气也完全被三星、海信给抢了。4K电视的周边设备发展,也是索尼最完备,比如4K播放器、4K摄影机、4K影视资源等,但是在中国电视市场,卖得最火的4K电视都是中国品牌,索尼也没占到多大的便宜。这体现了另外一个市场逻辑:在社交网络时代,缺乏人气、缺乏用户围观,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光有技术还不行,还得学会搞营销,能够讨好消费者,这实质上也是技术活。
业内专家指出,要想“讨好”得好,就得与智能时代紧密相连。彩电厂家必须要注重内容服务和平台服务。而作为日本品牌,它们愿意做的是在适度规模下的利润最大化。也就是说,他们愿意做的是就产品来论产品,但不愿意在内容建设、平台建设上去投入巨大的成本。这样的做法,会使其产品显得很“独”。因为对用户增值关注度不够,所以,日系彩电在智能时代显得力不从心,从整体上看是与智能时代不匹配,自己要掉队了。
俗话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日企落败于中、韩企业,说到底还是败在自己手上,败在傲慢轻敌的心理上。这大概才是市场的终极逻辑。对于彩电市场的教训,日企当然要反思,而所有中国企业也应当汲取。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