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是北交所鸣钟开市三周年的日子。三年来,北交所牢记初心使命,锚定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目标,在各方协同配合下,生态圈向好发展,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主阵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90%,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占比近8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50%,10家公司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16家公司获国家级科技大奖……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北交所正当其时。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从北交所了解到,北交所将以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提高对新质生产力的适应性,立足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完善上市标准、优化审核机制、丰富产品工具,增强北交所制度包容性,建立精准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企业上市发展的适应性安排。
站在新起点,蓄势再出发,各方对北交所的未来充满期待。专家表示,近期系列政策举措,系统全面地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促进经济活动向好的坚定决心,有利于包括北交所在内的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北交所需加速改革进程,全力推动高质量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错位发展 主阵地建设初显成效
三年来,北交所紧扣市场定位,坚持错位发展,不断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探索资本市场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北交所高质量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基本构建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三年来,北交所坚决推动金融资源向创新型中小企业聚集。横向看,北交所建立的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发行上市、持续监管和交易等制度体系,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支持。纵向看,北交所坚持与新三板协同发展,通过绿色通道和公示审核机制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型对接,通过转板机制与沪深市场互联互通,匹配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需要,完善了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在推进股权融资的同时,北交所不断丰富债权融资品种,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已形成公司债、企业债、科创债和绿色债等10个信用债专项品种。
——初步探索资本市场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北交所的建设和发展是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实践,为更多类型的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提供了新路径。目前,在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县域企业有37家,民族地区企业有11家,在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年来,北交所公司公开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17倍,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估值中枢,累计发行融资超540亿元,平均每家融资2亿元,规模不大但惠及面广,总体符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和资金需求,进一步促进各类资金贯彻普惠金融理念,畅通了私募创投“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环,让有限的社会资源惠及更多中小企业。
——深入贯彻强监管、防风险监管理念。在设立之初北交所就践行从严监管理念,构建适应中小企业特征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引导支持企业聚焦主业,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同时,平衡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投资者回报之间的关系,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等举措回报投资者。今年以来,近九成北交所公司实施分红,合计金额63.05亿元。北交所落实“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的要求,积极研判、妥善应对市场运行风险,对违规减持等影响市场信心和交易公平性的行为果断出手、形成威慑,强化技术系统安全隐患排查,切实保障安全稳定运行。
——逐步营造具有活力韧性的市场生态。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是世界性难题,只靠交易所自身的服务远远不够,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加大支持力度。三年来,北交所加强与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探索完善中介机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评价加分等方式鼓励中介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投入,同时加大力度引入中长期资金、加强投资者保护,推动凝聚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共识,初步营造了各方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北交所初步聚集了一批优质中小企业,市场功能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已有257家,总市值近6700亿元,超八成为中小企业,近九成为民营企业。北交所投资者群体不断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合格投资者超760万户,公募基金、私募创投基金等参与度持续提高。
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赋能加快发展。云星宇总经理张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公司上市以来各方面成长非常明显。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交所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平台,希望未来北交所持续扩大影响力,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和赋能。
科润智控董事长王荣表示:“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我们实现了更快、更好、更稳健的发展。同时,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我们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
特色凸显 打造新质生产力高地
资本市场是连接各类创新资源的重要纽带。三年来,北交所在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北交所设置多元上市标准,拓展交易所服务范围,成为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重要平台。目前,在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占比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16家北交所公司获国家级科技大奖。
借助资本市场融资支持,部分北交所公司在新材料、高端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打破国外垄断;部分北交所公司专注产品创新,在集成电路等领域荣获单项冠军,共绘新质生产力图景。
“在AI服务器液冷细分领域,我们发现核心龙头企业是北交所公司;在胶原蛋白领域,唯一拿到三类器械注册证的企业是北交所公司;在干法电极设备和固态电池设备领域,北交所公司走在行业创新前列。这种情况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华夏基金基金经理顾鑫峰感触颇深。
股权融资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特点,与科技创新高度契合。三年来,北交所累计帮助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融资超540亿元,募集资金八成以上投向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在强链补链延链、支持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北交所的设立促进了创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北交所近九成的上市公司在上市前有创投机构投资,平均每家企业有4家创投机构参与。创业投资借助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并购等渠道,实现了更加多元便捷的退出。
专家表示,规模庞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帮助其发展壮大具有战略意义。在政策的支持下,北交所未来发展充满希望。
改革驱动 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着眼未来,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北交所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新“国九条”要求,按照证监会统一安排,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全力推动高质量建设北交所向更高水平迈进。
——以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提高对新质生产力的适应性,立足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完善上市标准、优化审核机制、丰富产品工具,增强北交所制度包容性,建立精准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企业上市发展的适应性安排。
——推动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投资端,优化投资者结构,培育耐心资本,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融资端,深入开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丰富并购重组和支付工具,完善“小额、快速、灵活”的再融资机制,优化股权激励制度,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
——进一步丰富北交所产品和功能体系。稳步推进政府债券交易功能落地,持续优化债券交易机制。优化新股发行定价管理机制,推动公开发行可转债、ETF业务落地,研究推出北交所专精特新指数。
——更好发挥新三板培育规范功能。研究优化分层制度,进一步推进三四板对接,研究更好发挥新三板作为资本市场规范培育新质生产力企业、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平台功能,为沪深北三所输送更多优质企业。
——进一步完善共建共享的市场生态。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与工信、科技、司法等各方面的协同,汇聚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合力。引导上市公司加大投资者回报,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发挥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等机制作用,引导各方合力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新‘国九条’为北交所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上市带来更大空间;由于北交所历史包袱轻,推进增量改革的空间更大,改革的边际效应会更显著,对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投资者信心的效果会更好。”滦海资本董事长高凤勇表示。
并购重组正成为北交所市场的一大看点。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表示,“并购六条”相关政策措施一体适用于北交所上市公司。技术进步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引领经济转型,创新已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随着北交所改革深化,预计未来北交所公司在并购重组方面将更加活跃。处于成长期的北交所公司通过收购具有互补性的业务,可以快速实现业务多元化和资产结构优化,增强核心竞争力。
青矩技术董事长陈永宏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集中化是其所在的工程咨询行业发展趋势,期待上市公司通过投资并购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