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关键词透射A股一年跌宕
- 发布时间:2015-12-28 10:43:51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杨菲
2015年A股仅剩4个交易日,回顾这一年市场行情,可谓是大起大落。既有“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疯牛快涨,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断崖式下跌,期间上证综指下跌超过40%,下跌速度创下中国股票市场之最,而身处其中的股民自然也是起起伏伏、有喜有悲。
随着股市的暴涨暴跌以及救市措施的相继出台,中国股市也一度成为了海内外舆论关注焦点。显然,此次股市异常波动也暴露了A股的不成熟与不完善。如何消除资本市场的不健康因素,凤凰涅槃重获新生,根本的着力点在于改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同样也是资本市场重磅改革举措频频出现的一年:注册制明年3月起施行,养老金入市、深港通开通、战略新兴板推出、新三板转板等,无不反映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与坚定不移的改革信念。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究竟A股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将带来哪些影响?本篇报道将为读者带来2015年A股十大关键词。 ●南方日报记者 郭家轩 陈若然
1.注册制:脚步越来越近
备受关注的注册制终于要来了。12月9日,证监会公告将在两年内循序渐进放开注册制,证监会将根据国务院确定的制度安排,制定《股票公开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表决通过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决定自明年3月1日起施行,期限为两年。
显然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需要注册制改革。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明确要求,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实施的重要任务。同时,注册制是行政审批制度下A股的一次里程碑式创新,将极大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提高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从根本上破除间接融资对中小企业的桎梏,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同时降低市场系统性风险,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注册制施行初期,预计证监会对于新股发行的节奏、价格和规模均不会一次性放开,取而代之的是有条件的、循序渐进的市场良性扩容过程。但注册制的推行势必会对部分高估值、高换手率标的带来冲击,同时对A股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壳价值进行系统性纠偏,促进资本市场价值的合理回归。
2.加息:靴子终于落地
持续两年多的加息“疑云”终于“水落石出”。12月17日凌晨,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加息25个基点,利率区间为0.25%—0.5%。这是美联储2006年6月来的首次加息,意味着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正式进入加息周期。尽管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市场都在此后迎来了短暂小幅上涨,但美联储加息带给新兴国家乃至全球的影响还在逐步显现。
美联储加息之于A股市场是等待已久的靴子落地、预期兑现,外部不确定性暂时下降,A股中级反弹核心逻辑演化依然将取决于国内市场。随着经济转型的推进、金融反腐的深入进行以及市场制度的完善、经济转型的推进,A股的中长期投资环境总体向好;而美元加息只是一个谨慎点,若此后之后市场出现暴跌,安全垫增厚,则长期投资者可分批介入布局;若加息落定后谨慎情绪褪去,利空出尽,则可以积极挖掘A股的投资机会。
3.沪港通:实现多次突破
2015年11月17日,沪港通迎来了一周岁生日。自去年4月,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批准在中国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建立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试点以来,“沪港通”这三个字注定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留下重要一笔。沪港通开闸一年来,沪港通运作平稳、交易结算机制不断完善;同时也取得了多项零的突破,如内地股市首次向全球资金直接开放,内地的投资者开始全球配置资产等。
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可兑换的情况下,沪港通大幅提升了跨境投资资本流动效率,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投资于对方市场的渠道,有力促进了内地与香港市场的融合。从国际上看,能够把两个结构和发展程度差别相当大的市场联通起来并且使之平稳、顺畅运行,这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也为全球其他市场互联互通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4.深港通:大概率明年推出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25日表示,明年证监会会在对外开放方面推出多项举措,深港通应该会推出。而此前证监会主席肖钢也透露:两地监管部门已就深港通做了大量工作,开通只是时间问题。
此前A股市场的不稳定无疑是深港通推迟的主要原因,目前A股市场已经趋于平稳,随着IPO的重启,市场正在逐渐恢复正常化。随着来年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政策的继续推进,深港通作为大陆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改革措施,预计也将继续推进,市场不会等待太久。
随着A股市场的放开,预计港股市场面向大陆投资者的标的也将不断增加,这将有效增加港股市场对于大陆投资者的吸引力。考虑到两地基金互认、QDII2等其它互联互通政策的影响,港股有望在大陆居民资产池中占有一席之地。
5.震荡:投资者信心待修复
在上半年“疯牛”过后,6月中股市在意外中迎来了“一夜北风”,牛熊霎时转换。6月15日,沪指从开盘5174.42点开启下跌,日内跌至5062.99点,并由此引发市场警觉。至6月19日,股市在当周急跌至4478.36点,自此结束了2014年下半年开启的牛市,市场风格转换,开启了一路震荡下跌。
6月15日到7月8日期间,上证综指由5178点下跌至3421点,跌幅34%。尽管随着监管层种种救市举措出台,其间股市有过止跌回稳,但8月18日至26日期间,市场再度开始大幅跳水,上证综指由4000点下跌至2850点,跌幅29%。
在此期间,上市公司一度掀起“停牌潮”。从6月开始已有不少公司停牌,截至7月7日开盘前,沪深两市2781家上市公司中,停牌公司已经达到764家,占比27%;7月7日当日,新增173家公司申请停牌,两市停牌股票达到1/3。整个下跌期间,全市场超过千家公司以各种理由停牌。
中登公司数据显示,6月—8月期间,11.33万个500万元以上的股票账户消失。截至8月末,1亿元以上的机构账户3个月内减少2450个;8月新开户数较7月减少33.20%,较6月份锐减近60%。直至今日,市场依旧处在低迷震荡当中,投资者信心仍待修复。
6.稳市:态度坚决手段灵活
在6月份开启的股市震荡中,监管层连日来罕见的“联手救市”也是值得记载的一笔。6月26日开始,证监会接连表态安抚股市。先是26日盘后,证监会出面回应市场下跌,29日下午,证监会公布股市杠杆情况,29日晚间,证监会再度通过官方微博发声安抚市场。7月份,在股市接连急跌的情况下,监管层开始多方救市。7月1日晚间,证监系统连出调降A股交易结算相关收费标准、准备进一步扩大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等三项利好措施,一度被称为“稳市金牌”。
7月2日,证监会称决定组织稽查执法力量对涉嫌市场操纵,特别是跨市场操纵的线索专项核查;7月3日,证金公司第三次增资扩股,将现有注册资本从240亿元增资到约1000亿元;7月5日,证监会称近期将没有新股发行,下一步新股发行审核工作不会停止,但将大幅减少新股发行家数和发行融资数额。
除了证监会,央行和证金公司也开始“真金白银”出手救市。7月5日,为维护股市稳定,央行表态协助通过多种形式给予证金公司流动性支持。3天后,证监会、央行、证金公司、财政部、上市公司、中金所多方联合“出手”,火力全开。同日,保监会放宽了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至40%。除了金融行业相关监管部门,国资委、财政部也纷纷发声支援A股。
8月14日,证监会公告称,股市涨跌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干预。今后若干年,证金公司不会退出,其稳定市场的职能不变,但一般不入市操作,当市场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仍将继续以多种形式发挥维稳作用。回顾整个股市大跌的过程,监管层应对股市调整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主动,手段更加多样灵活,应对也更加及时。
7.去杠杆:清理配资不断深入
提到年中股市连续大跌背后的“元凶”,就不得不提到监管层清理配资的系列举措。配资在上半年的“疯牛”崛起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大量配资在严厉监管下骤然离场,又促成了市场的恐慌和下半年的大跌。场外配资在这轮牛市中,借道配资软件平台、伞形信托、P2P公司等渠道涌入市场,成为助推A股“疯牛”的有力推手。
今年6月底,申万宏源曾发布了关于场外配资市场的状况研究,其测算整个场外配资的存量约为1.7万亿~2万亿左右,在这其中民间配资和伞形信托大约有1万亿~1.5万亿,而其他类似于互联网P2P等一些方式由于很难统计,但综合来讲,总体规模大约1.7万亿~2万亿。
监管层从上半年开始便警觉到场外配资的风险,下令券商自查。股市下跌开始后,证监会又先后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外部接入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关于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的意见》,对场外配资业务展开清查。
随后,证监会公开处罚了杭州恒生网络、上海铭创软件技术、浙江核新同花顺三家涉及场外配资业务平台,重罚共计超6亿元。9月11日,证监会对接入恒生HOMS系统等第三方软件的海通证券、华泰证券、方正证券等五家机构开出了高达2.4亿元的罚单。自此,证监会清理场外配资进入尾声。11月6日,证监会表示,清理场外配资已基本完成,共清理了5754个场外配资账户,52%以销户方式清理,其他均采用合法合规方式承接。
8.熔断机制:2016年起正式实施
股市熔断机制的引进也发生在股市大跌之后。9月7日晚间,沪深交易所、中金所同时发布了指数熔断机制的征求意见通知,拟在保留现有个股涨跌幅制度前提下引入指数熔断机制,设置5%、7%两档指数熔断阈值,在指数上涨或下跌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实施熔断。12月4日,沪深交易所、中金所发布的指数熔断相关规定,称A股熔断机制将明年1日起实施。
正式发布的熔断机制将5%熔断阈值暂停交易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相应地将14:30及之后触发5%暂停交易至收市,改为自14:45始,尾盘阶段触发5%或全天任何时候触发7%暂停交易至收市的安排维持不变。
境内资本市场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投资者以中小散户为主,市场波动较大,引入指数熔断机制,为市场在大幅波动时提供“冷静期”,有助于市场稳定,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9.新三板:分层和转板制度出炉
今年新三板市场放量迅速。在下半年,新三板市场期待已久的分层制度和转板制度也正式出炉,推动新三板进入新的发展时代。20日,证监会宣布制定并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的若干意见》,将研究推出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向创业板转板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管理机构开展推荐业务试点,同时在新三板内分层管理。
一方面制度变革打响头炮,而另一方面,新三板也受到政策利好预期、IPO重启等多重影响,走势渐强。截至12月25日,新三板挂牌公司达5016家,突破5000家。挂牌公司总股本达2870亿股,当日总成交金额达9.25亿元。同时,新三板聚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板内企业融资能力也逐渐增强。
新三板转板试点和分层管理制度的放开,是新三板制度改革推进的重要一步,而这或者只是一个开始。此前出炉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明晰了资本市场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其中提到要深化新三板改革。随着“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被写入“十三五”规划建议,新三板的蓬勃发展还将继续。
10.战略新兴板:与创业板错位发展
随着注册制改革推进,战略新兴板的设立将在明年有实质性进展。日前监管层首次明确表态,战略新兴产业板2016年有望推出。证监会市场部主任霍达表示,战略新兴板相关标准和制度正在研讨,上市条件、交易制度、持续监管等方面将吸取创业板的经验教训,开展制度创新,与创业板错位发展、适度竞争。
根据证监会此前多次表态,将来有望推出的战略新兴板,其定位将有别于新三板。不仅是针对一些境外的企业或者是VIE结构的企业到境内上市,更主要的是服务境内的各类创新创业、新兴产业的企业,更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随着战略新兴产业板市场的设立,新三板分层改革、注册制等因素,创投概念股也有望成为明年的市场投资热点。
走势分析
牛市基础仍在 关注转型改革
对于2016年市场走势,市场普遍较为乐观。“2016年的A股市场有注册制推出、新股制度改革、养老金入市、深港通开通、战略新兴板推出、新三板转板等明确的预期,虽然短期影响多空不一,但对于资本市场长期发展都是有利的,而随着救市后投资者信心恢复,市场抗压能力也在不断增加。”申万宏源认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从宏观面看,2016年宏观经济和改革转型仍处于艰难之中,而货币政策的宽松预计将保持下去,“钱多+资产荒”有助于维持高估值中枢,但改革不及预期的情况仍可能出现,阶段性震荡调整也难以避免。所以预计2016年大盘总体将是震荡平衡市的格局,市场主要机会还在结构性行情。
对此,中原证券认为,站在长期视角来看,A股牛市的基础依然存在。中原证券表示,国内外的技术革新层出不穷,社会经济全面改革的步伐正在有序推进,居民资产配置的再平衡,这些都为未来数年市场走强提供了基本条件。
不过,2016年的市场运行可能相对艰难,预计是长期牛市中的一个平台期。因为国内经济基本面依然没有明显改善,部分领域还在继续恶化;海外环境亦不乐观,美元进入加息周期对新兴市场的冲击有史可鉴;境内资本市场改革加速,长期对股市的运行影响正面,但短期对市场或有一定冲击,譬如人民币波动加大和新股供给的扩大。
此外,明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多项重大改革将继续推进,经济转型的成功会初步显现,市场结构性的机会也可能不断上演。
在具体操作方面,申万宏源建议,可主要关注转型和改革两大主线,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将为战略新兴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可重点关注国产软件、大数据、移动互联、智慧医疗、工业4.0等板块,消费升级可关注体育、旅游、健康养老等板块。另外,可以关注直接受益于金融改革的创投,以及有望切实落地的国企改革。
博时基金建议,投资者可考虑经济结构转型的因素,并结合A股相应行业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等对包括新兴消费,如旅游、文体娱乐等在内的大消费领域进行配置,同时看好环保、农业、高端装备等领域。另一方面,博时基金建议,国企改革是最核心的投资方向,也可关注金融领域及实体经济中制度及要素等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