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巨亏38亿债务浮出水面 10家金融机构卷入
- 发布时间:2014-11-17 08:05: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责任编辑:刘小菲
“扇贝绝收,巨亏8亿元”的獐子岛事件还在继续发酵。
11月11日晚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于11月12日起继续停牌。自10月14日以来,獐子岛已经停牌达一个月之久。
日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对于獐子岛事件表示称,证监会目前正在就相关情况进行核查。
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4年9月30日,獐子岛负债总额约为37.99亿元,其中,短期借款26.82亿元,长期借款7.15亿元,借款涉及10余家银行。
此外,獐子岛的前三大股东长期以来频繁进行股权质押融资,涉及五矿信托、中诚信托、中江信托、外贸信托、华创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
消息人士称,此前,大连市银监局已经组织开展了獐子岛的银企对接会,大连市银行业协会也组建了獐子岛集团债权行联盟小组会议,以及时了解企业受灾情况及对银行贷款的影响。
短期借款2年增长2.6倍 超10家金融机构卷入
“10月11日,到期的2000万元长期借款按期偿还。截至目前,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开行大连分行无短期贷款。”国开行方面回应称。
以水产增养殖为主的獐子岛,成立已有56年的历史,成为了国内最大综合性海洋产品企业,也曾是国内上市的首个农业“百元股”。如今,獐子岛因2011年和2012年批次的“虾夷扇贝绝收”而陷入了巨亏的质疑漩涡之中。
也正是在这批“虾夷扇贝”播种的2011年至2012年间,獐子岛的负债率明显上升,此后负债率更是节节攀高。2014年三季度末,獐子岛的账面负债率再次刷高。
据2014年三季报显示,獐子岛总资产约为53.18亿元,总负债约为37.99亿元,账面负债率达到了71.44%,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93亿元,比2013年末减少了39.16%。
与此同时,獐子岛前三季度巨亏8.12亿元已成事实。
在2012年以前,獐子岛的账面负债率还不到40%。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2011年末,獐子岛的负债率为38.51%,这一数据在一年后即2012年末上升为48.03%。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2012年,獐子岛负债率的变化主要来源于流动负债的增加,而在流动负债中,在短期借款由8.56亿元下降至7.49亿元的情况下,其它流动负债项高达9亿元的同比增长额直接推动当期负债率的升高。
从2013年开始,獐子岛负债攀升的最直接因素为短期借款的激增。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末,獐子岛的短期借款余额为7.49亿元,到2014年三季度末,獐子岛的短期借款余额为26.82亿元,相当于2012年末的3.6倍,占到了当期流动负债的近90%。
2014年前三季度,獐子岛财务费用为9300.45万元,比去年同期的6039.56万元增长了53.99%。同时,獐子岛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9亿元,增加了7.72亿元,同比增速为406.06%。
对此,獐子岛方面解释均是“本期银行借款增加”。
据獐子岛半年报的信息显示,2014年上半年,獐子岛至少新增了3亿元的短期借款。除此之外,在獐子岛26.82亿元的短期借款中,有两笔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分别来自于中国进出口银行辽宁省分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大连分行。
其中,进出口银行的借款金额为1亿元,借款起始日2013年4月28日,于2014年11月11日到期;国家开发银行的借款金额为2000万元,借款起始日为2010年5月5日,于2014年10月11日到期。
“10月11日,到期的2000万元长期借款按期偿还。截至目前,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开行大连分行无短期贷款。”国开行方面回应称。
由于獐子岛的财报中并未披露短期借款的具体银行,除进出口银行、国开行两笔日前到期的借款外,其余约25.32亿元的短期借款并未有具体的出借方。
不过,从日前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的公开介绍中亦可知背后涉及银行之多。
“10月27日大连市领导听取了长海县的报告,并且紧急召集了为獐子岛提供贷款的13家银行共同商议,希望它们能够与上市公司共度难关。”吴厚刚表示。
“獐子岛作为当地的大型企业,应该与很多银行有着业务往来,我们也正在核对涉及的情况,目前并没有进一步的信息可以透露。”一位股份制银行的人士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两年负债极速增长
过去的两年间,无疑是獐子岛负债增长最快的两年。除了短期借款2.6倍的增长以外,长期借款的规模也远远超过了两年前的水平。
据理财周报统计显示,不到两年的时间,獐子岛负债中的长期借款从2012年末的2.21亿元一路增长到了2014年三季度末的7.15亿元。上文提及的进出口银行一笔1亿元的长期借款也发生在这两年之中。
其中,仅2014年前三季度,獐子岛的长期借款就增加了4.32亿元,增速112.61%。对此,獐子岛方面也曾坦言变动原因,“本期用于支付收购大连新中海产食品有限公司股权款项及中央冷藏冷库工程款项的银行借款增加。”
据半年报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獐子岛账面上共约5.33亿元的长期借款来自于5家贷款单位,分别是国家开发银行大连分行、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农业银行大连长海獐子岛分理处、中国银行大连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辽宁省分行。
其中,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于今年4月15日向獐子岛提供了2340.95万美元贷款,按照贷款合同,这笔长期贷款将于2016年4月14日到期。其余各行借款金额顺次分别为1.6亿元、1亿元、8541万元、660万美元。
除国开行、中行澳门分行外,其余三笔长期借款均是在2012年末至2013年末一年间陆续提供给獐子岛。
据国开行方面介绍,2010年,国开行大连分行向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9亿元,主要用于长海县乌蟒岛海珍品养殖基地项目,贷款期限8年,目前贷款余额1.6亿元。
“此次受灾海域主要位于獐子岛南部区域,国开行大连分行贷款项目位于獐子岛东北部,不在此次受灾区域内。”国开行方面称。
理财周报记者也分别向中行、农行方面求证,并寻求相关应对进展。截至发稿前,上述两家银行均未有任何回复。
据记者了解,在2006年9月上市以来,荣成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金州区财政局、长海县獐子岛财政所等也曾向獐子岛提供过数百万到数千万不等的长期借款,在2011年之前,这三家涉及的贷款因到期而先后退出,此后,獐子岛长期借款提供方全部为大型银行。
据獐子岛方面的信息也显示,2014年上半年,獐子岛获得新增银行借款3亿元,其拥有的货币资金由4.62亿元增至7.90亿元。
到2014年三季度末,獐子岛账面的货币资金达到了8.21亿元,应付利息项由2014年初的383.18万元增至814.69万元,增加了112.61%,这些变动的原因直指“银行借款的增加”。
而长期贷款在2014年第三季度增加额约为1.82亿元,这笔长期贷款的提供方将会在2014年年报中予以披露。
“目前,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暂未对国开行大连分行提出新的贷款需求。若客户提出贷款需求,国开行大连分行将严格按照我行相关规定办理。”国开行表示称。
股东质押融资火热 “根本停不下来”
对于獐子岛而言,长短期借款突增凸显的资金链条趋紧仅是獐子岛的一面,另一面则是大股东们频繁的股权质押融资。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仅自2012年12月以来,獐子岛的大股东、三股东先后进行了14笔股权质押融资,其中大股东先后股权质押融资12笔,三股东先后股权质押融资2笔。
过去几年间,獐子岛的前三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长海县獐子岛褡裢经济发展中心、长海县獐子岛大耗经济发展中心均是股权质押融资的活跃主体。
截至目前,獐子岛的前三大股东分别持有獐子岛股权占比45.76%、7.21%、6.85%,三者共持有獐子岛股权约42542.02万股,占比合计为59.82%。
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仅自2012年12月以来,獐子岛的大股东、三股东先后进行了14笔股权质押融资,其中大股东先后股权质押融资12笔,三股东先后股权质押融资2笔。
距目前最近的一笔发生在2014年6月27日,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将所持有獐子岛的其中3633万股股权质押给华创证券。6月9日,三股东长海县獐子岛大耗经济发展中心同样将所持有獐子岛的其中1750万股股权质押给了华创证券。
除了华创证券外,2012年12月以来,獐子岛的大股东、三股东还向重庆信托、五矿信托、中诚信托、外贸信托、中江信托、山东信托,以及民生银行、大连农商行等机构进行过质押融资。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6月底以来,獐子岛的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也先后有3300万股、1060万股、1060万股、3121.4万股4笔股权的担保质押被解除质押,三股东也有一笔1610万股股权被解除质押。
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4年9月20日,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处于质押状态的股份累积数为2199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93%。二股东长海县獐子岛褡裢经济发展中心处于质押状态的股份累积数为4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62%。三股东长海县獐子岛大耗经济发展中心处于质押状态的股份累积数为17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6%。
“除以上情况外,不存在持有、控制本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持有本公司的股份处于质押状态的情况。”獐子岛方面称。
据獐子岛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总资产28.76亿元,净资产15.96亿元。前三年利润总额为5.24亿元,2013年现金净流量增加额为-0.15亿元。
年报中也特别披露了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的未来企业发展战略,即是稳定现有业务,提升内部管控能力,举企业全力加强獐子岛陆域、海域环境建设、生态建设及生产、生活和旅游基础建设,为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中国最大海洋生态牧场、中国渔业第一品牌”,实现“市场+资源”的战略转型营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原标题:獐子岛背后资金方浮出水面 超10家金融机构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