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推进银行同业业务健康发展
- 发布时间:2015-06-02 03:38:08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恒
从已经披露的上市银行数据可以看出,备受外界关注的银行同业业务在经历了前期快速发展后,在2013年和2014年整体进入到收缩调整阶段,尤其是在一行三会“127号文”和银监会“140号文”专门针对同业业务进行规范之后,商业银行在2014年下半年加快了对于同业业务经营策略的调整步伐。
截至2014年年末,16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余额为9.44万亿元,同比减少7384亿元,减少幅度为7.26%;同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为8.92%,同比下降1.77个百分点。同期, 16家上市银行负债总额98.35万亿元,同比增加9.39万亿元,增长10.55%;同业负债余额为14.75万亿元,同比增加2.20万亿元,增长17.54%。
可见,上市银行同业资产呈负增长局面,并且增速显著低于其贷款增速,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进程中存款压力的不断增大使得上市银行同业负债的增速远远高于其存款增速,同业业务在资产和负债两端呈现出不同特点。
从同业资产负债规模占总资产负债规模比重来看,国有银行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比重在10%左右,股份制银行和三家城市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比重分别在15%和25%左右,股份制银行与三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比重呈现出逐渐接近的态势,反映出在监管压力之下大型商业银行与中小型商业银行在同业业务经营方面已形成较为明确的策略和方式,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之间在同业业务经营上具有较为显著的区别。
同业业务既是银行同业之间调剂资金余缺、解决流动性不足的渠道之一,也是银行业发展资金业务、提高资金运作效率的途经之一,当然同样是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与银行业互通的桥梁之一。与此同时,同业业务在实施部门专营的基础上,其业务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及经营机构的风险控制水平和能力相匹配。因此,同业业务的健康发展需要从金融市场深化、监管部门引导以及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和风险管控等多个层面进行推进。
一是针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采取分类、分层管理,根据大中小型商业银行及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资金组织能力、资产负债匹配能力等对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建立相适应的、持续性监测指标及规模指导;
二是建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资本稀缺与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是同业业务不断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建立商业银行稳定资本补充机制有利于缓解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中监管资本套利的导向;
三是在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快银行业及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进程,并通过规范流程和信息披露、增加参与主体以及丰富证券化资产品种等方式不断完善资产证券化运行机制,并将证券化额度循环使用,投入政策支持的行业和企业中去;四是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体系,针对目前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变化”和“创新”,在“127号文”和“140号文”的基本界定上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完善统一的同业业务统计项目、口径及报表体系,准确反映同业业务总量、结构、项目类型及投向等数据信息;五是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管控同业业务风险的理念、制度、模式和工具,通过对交易对手、规模限额、业务实质以及杠杆率、错配程度等监测指标的不断完善,从系统性和区域性上针对同业业务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等采取不同的风险管控手段。
(肖小和为上海市金融学会票据专业委员会会长;修晓磊工作单位为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