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一、宏观经济短期稳定性重要性上升

  • 发布时间:2016-03-07 03:23:35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我国现有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中,增长和就业是首要目标,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次要目标。为了实现增长和就业目标,宏观政策调控主要针对出口和投资,通过鼓励出口增长来拉动投资增长,或者直接推动投资增长。为了更有效地刺激出口增长和投资增长,政策层面倾向于替代市场机制或扭曲市场机制,在政策组合中往往是以非市场化的、具有结构效应的财政政策为主导,作为辅助性的货币政策也是以非市场化的数量型工具为主。这样的政策框架适应了我国过去以工业化为主要动力来源的非均衡增长模式,但是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经济特征与新的要求。

  具体来说,伴随出口增速的趋势性下降,我国面向全球市场的产能出现全面过剩,由此带来了去产能压力。这与内生的结构调整要求结合在一起,意味着我国的经济转型过程要面临更加严峻的去产能压力。在我国特有的信贷驱动型投资增长模式下,高投资对应着企业部门的高杠杆率。在出口和投资的循环增长过程中,企业部门的高杠杆率得以维持。世界经济再平衡打破了我国出口和投资之间的循环增长机制,企业部门的高杠杆率也随之失去了维持动态平衡的基础条件。因此,去杠杆必然与去产能相伴而行。在去杠杆压力之下,企业经营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向“负债最小化”,在整个社会形成不事生产和投资的局面。全面产能过程带来全面通货紧缩,使得通紧-债务效应不断发酵,由此带来进一步加剧去杠杆压力。去产能与去杠杆交织在一起,必然导致我国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风险加大。

  过剩导致通货紧缩,不仅会压低实体经济中的生产性投资收益,对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也使得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难以有效传导和影响实体经济活动。通货紧缩与企业高债务水平及高债务负担相互叠加,导致通缩-债务效应不断发酵,削弱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效果。另一方面,人口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占比的上升结合在一起,降低了我国就业目标和收入目标对高经济增长速度的依赖性,这就提高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GDP增长速度下降的容忍程度。综合这两方面的变化,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增长和就业目标的重要性相对下降,而包括物价稳定在内的宏观经济短期稳定性的重要性相对上升。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