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信托私募保壳态度不一

  • 发布时间:2016-02-25 00:26:08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刘夏村

  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保壳”运动如火如荼,同样面临注销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信托公司,对于是否“保壳”却态度不一。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有35家信托私募尚无备案产品。当初一些信托公司只是因为“占位”、跟风才去申请备案,也有不少信托公司是因为看中发行契约型基金的种种优势而申请备案,因此前一类信托公司的保壳意愿并不强烈,而后者正在根据展业需要探索发行契约型基金,但并无太多“应急”之举。

  35家信托私募无备案产品

  中国基金业协会的一纸公告,让不少信托公司陷入尴尬。2月5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要求未备案私募基金产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备案,否则将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其中已登记满12个月的和未满12个月的时间截点分别是5月1日和8月1日。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截至2月23日,共有44家信托公司备案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但仅9家公司有产品备案。在35家尚未有任何产品备案的信托公司中,有1家信托公司需要在5月1日前完成相关备案,其余34家的备案截点是8月1日。

  实际上,目前其他类型的私募机构亦存在没有备案产品的情况。在前述政策之下,各路机构参与的私募“保壳”运动正在进行。不过,来自多家信托公司的信息显示,目前信托公司对于“保壳”态度并不一致。某中型信托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其公司正在与监管沟通,抓紧发行一只契约型基金,如果进展顺利在8月1日前可以完成备案。公司当初申请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就是想通过发行契约型基金拓展业务,这只产品的发行本身就在计划之内,并非是应急之举。

  另一家北京的信托公司研发部负责人亦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契约型基金优势明显,其公司正在根据今年展业计划探索发行主动管理的契约型基金。该人士还表示,如果这一业务进展不顺,就只能先“包装”一个产品。

  然而,也有信托公司对于“保壳”并不积极。某南方信托公司内部人士透露,是否“保壳”其公司尚未形成一致态度,“毕竟当初只是为了占一个位子,现在即便注销登记也对公司业务没啥影响”。

  信托契约型基金处境尴尬

  信托公司之所以对于“保壳”态度不一,其根源在于登记私募管理人的动机不同。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一些信托公司是抱着“先占个位,万一哪天有用”的想法去申请登记的,但亦有信托公司是看重了开展备案私募基金业务的价值。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得的一份信托公司内部报告认为,备案的信托公司在业务拓展若采用私募基金模式,可以不用像部分信托业务需要创新业务资格才能够开展。在产品设计方面,私募基金可完成信托业务需精心设计才能达到的目的,如在浮动收益计提方面,信托公司若想提前计提就需要考虑跟投、在信托计划开放期或者结束对应的份额进行计提等;在企业定增或者转板时,不必受到信托计划被穿透的影响,因人数约束导致定增限制或者信托计划持股无法上市。在业务运作成本方面,与信托业务相比,私募基金产品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托公司开展业务的成本,比如无须占用信托公司有限的净资本、不用缴纳信托行业保障基金等。

  然而,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备案的信托公司发行的契约型基金寥寥无几。上述多家信托公司人士透露,实际操作中,信托公司发行契约型基金需要与银监机构沟通协调,通过契约型基金突破监管并非易事。此外,某信托公司研究部负责人还认为,此前信托公司期望通过契约型基金做一些信托“不方便”做的项目,例如房地产业务中的拿地项目,但目前房地产行业本身风险较高,信托公司在这一领域本身已很少展业,自然没必要发行契约型基金。此外,目前资金方对于信托公司发行的契约型基金认可度不高,也是制约因素之一。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