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了解不平等问题的一把钥匙

  • 发布时间:2016-01-30 00:31: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郑渝川

  出版机构将《不平等经济学》称为《21世纪资本论》的前传,这肯定是不合适的。顾名思义,前传是主体作品的衍生作品,但《不平等经济学》明明出版更早,尽管主题跟《21世纪资本论》一致,部分结论具有一贯性,但前者并非后者的总论,后者也不是前者的扩充版本。

  《21世纪资本论》出版后在欧美世界引发巨大反响,其内容可以认为具有革命性意义。例如直言不讳地提出征收全球资本税;又如明确警告指出,全球新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科技理性的体现”,但很可能侵蚀民主理性,还提出要警惕世袭中产阶层的形成和固化、政府公共债务创造了一个庞大的食利者阶层等震撼观点。相比之下,《不平等经济学》不仅篇幅更短,而且内容上与欧美经济学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学者的类似主题作品没有太大出入,主要是对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化、再分配等社会热点问题的简要论证。

  一句话,如果因为《21世纪资本论》篇幅较长,阅读难度很高,就希望通过同一作者的《不平等经济学》,短平快地了解不平等问题,了解托马斯·皮凯蒂这样一个明星经济学家,这样的愿望是一定会落空的,也只能形成浅尝辄止般理解。

  当然,《不平等经济学》也是一本不错的读物,可以让对不平等问题及相关公共政策缺乏了解的读者,更为严谨客观地看待和辨析一些流行说法。

  全书主要谈论了两大命题:一是不平等及其类别和演化,二是再分配政策。托马斯·皮凯蒂在写作这本书时已经意识到,工资不平等的幅度尽管越来越大,但仍远逊于资本收益对收入差距拉大的影响——他在《21世纪资本论》书中就此进行了更为缜密全面的论证。

  谈及不平等的历史演变,工业资本主义造就的不平等(包括工资不平等和资本收益不平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达了顶峰。出于对强盗资本家的反感和恐惧,美国出台了金融监管法案,施行累进税制,供给公共福利。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欧洲和美国的社会不平等收缩到近代以来最低的水平,穷人子弟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但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欧美国家不平等程度又重新加大,所谓的库兹涅茨曲线发生反转。《不平等经济学》一书就此指出,这背后的动力在于,资本收益水平拉大,而就业方式趋于灵活化,也造成了工资收入不平等的重新反弹。

  劳资不平等加大,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这将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加速实现创新。某种意义上讲,投资和资本积累的确将提高未来经济生产的能力,会让穷人在内的多数人受益。尽管如此,对资本征税的减少,并使得税收主要依赖于对劳动进行征税,本身将促使企业使用更多的资本和更少的劳动,更为热衷“机器换人”,造成较高的社会失业率。而因此形成的失业者,还将因为较低的税收水平、社会福利水平,难以找到收入可以同时满足生活需要和竞争发展(职业技能等)需要的工作,社会底层有趋于固化的危险。

  资本收益和积累基本不参与到社保缴费等公共福利的筹资范畴以内,这被托马斯·皮凯蒂解释为社保体系面临困境的根本问题。丹麦等北欧国家的社保体系不存在社保缴费,而是由所得税提供资金支持,因而要比欧洲很多国家和美国的社保体系更为健康,不平等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更少。

  讨论工资不平等不可避免涉及的一个命题是——人力资本本就不均等。问题是,为什么人力资本的不均等程度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会与日俱增,而工资不平等程度也在同步提升?这很大程度应归于信息产业的崛起,而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一般的新兴市场国家,公共教育体系显然不能为多数人口带来适应信息产业的技能,而这又归于公共教育投入不足(持续的减税政策,使得政府无法实现对教育产业的持续增额投入)。托马斯·皮凯蒂在书中驳斥了所谓的人力资本有效投资理论(该理论否认国家调节人力资本不平等的意义)。

  人们常说的再分配,主要指的是税收再分配,这涉及到两个过程:一是征税过程,包括所得税、增值税、社会保险缴费等的征收;二是转移投入,包括投入到家庭补贴、事业补贴、最低融入社会救济金、退休金,以及公共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托马斯·皮凯蒂认为,较高的税率抑制高收入者,还会降低税收总量的说法是不确切的。高收入者不会因为税率的变化受到太大影响,反倒是低收入者表现出对税负增加的更多排斥,但这种排斥是因为税负增加没有带来更多的就业等公共福利。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