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基金互认:销售行情待升温

  • 发布时间:2016-01-16 01:30:53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时评

  □本报记者 张莉

  从开闸启动、获批名单公布到产品正式上架销售,内地与香港两地基金互认业务的每一步进展都备受基金圈内期待。距离首批获批名单公布仅仅不到一个月,1月6日,证监会再度批下10只南下基金,令互认基金产品基础再度扩容。

  据熟悉互认基金业务的相关人士分析,两地基金互认初期双向各有3000亿元人民币投资额度。初步测算,符合互认标准的香港基金有100只左右(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4年底),内地基金有850只左右(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5年一季度末)。

  尽管被视为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创新业务,但从机构反馈来看,互认基金销售情况却并不理想。此前,基金互认被市场解读为资金增量流入的重要渠道。目前来看,却并没有立马见效。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销售机构,纷纷反映,受制于两地现实金融条件和投资者群体的差异性等因素,互认基金销售行情相对冷清,并没有出现产品被抢购的情况,规模额度非常充裕。

  以“北上”基金为例,多家海外基金机构负责人表示,由于近期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导致投资者资产全球化配置需求旺盛,香港互认基金将有利于帮助客户进行汇率避险投资,从理论上而言,“北上”基金销售前景看好。不过,由于两地基金费率差异,仅仅规避贬值风险,效果其实并不理想。有银行理财专业人士计算指出,只有人民币汇率继续大幅贬值达3%以上,才能覆盖两地理财产品的利差,加上汇兑手续费等因素,产品获益的不确定性仍较大。

  与此同时,“北上”基金的信息披露不足,也成为产品难以获得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一般基金产品理解来看,投资者需了解基金产品背后的机构管理人及相关背景、产品招募情况、过往投资运作情况和投资策略、过往业绩及相关具备吸引力的费率设计等。然而据香港金融机构了解,由于销售团队经验不足,渠道有限,这类产品信息披露在内地制度框架下仍属于空白阶段。这也意味着,如果专业人士都对其了解不深,那么对于内地大部分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者教育难度则更大。那么,这类基金恐怕还将继续面临被“冷落”局面。

  另一方面,“南下”基金销售也并不乐观。尽管不少“南下”基金产品质地受到两地机构认可,且销售团队相对成熟,但由于两地差异性的天然存在,加上近期内地A股市场波动幅度巨大,产品销售不佳也是不争的事实。从开年以来,A股市场巨幅震荡,并两次触发熔断机制至全市场提前收市,令投资者对A股产生恐慌。另有基金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香港零售投资者较少,在基金互认初期,机构投资者较为谨慎,申购意愿并不强烈。

  据招商证券香港研究报告指出,从开放投资标的上看,监管部门的态度还是以保守为主。内地投资者较为青睐的中小盘并不在此次互认的重点之中,吸引力有限。基金互认可能带来新增内地资本流量的预期,蓝筹股将会从基金互认中率先受益。但基金互认带来的利好将会是一个慢热过程,短期不足以抵消港股其他不利因素,影响有限。

  如此看来,内地与香港互认基金业务虽已起步,但真正能衔接起两地资本市场更便捷、畅通的互联互通、吸引两地资金交流、为投资者打开新的渠道,其路漫漫仍待探索。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基金互认毕竟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全球资产的契机,也为香港资金进入内地市场打开渠道。从此意义而言,两地互认基金产品行情的升温依然值得期待。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