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9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付国柱:拼将5000万为土地治病

  • 发布时间:2016-05-11 15:31:02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彭磊 通讯员 付磊磊

  【人物名片】付国柱,天门天海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1962年生于天门市多祥镇板桥村,当过兵、从过警,经过商,2012年回到农村,在天门麻洋镇流转土地1.8万亩,建设天海龙生态农业科技园,截至去年赢利400多万元。

  4月27日一大早,记者随付国柱来到田间。他弯下腰,从田里抓起一把褐色泥土,轻轻捏碎,一丝泥腥气扑面而来。“地不同,土的气味也不一样。”

  这些看似普通的泥土,在付国柱眼里,都是珍宝。“去年12月,这1000多亩地已经被认证为有机转换地。”

  将这片普通田转换为有机田,付国柱用了4年时间,砸下了5000多万元。

  4年干一件“苕事”

  2012年,离开家乡35年的付国柱回到麻洋镇,联合几位已是老板的儿时玩伴,流转土地1.8万亩建设天海龙生态农业科技园。其中,1.3万亩土地被用来种地。“这么大动静,肯定不得了!”乡亲们纷纷议论。不过,大家很快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人是不是有点“苕”,竟然和土地较上了劲?

  付国柱干了啥事?他要给位于邱湾村的一块1346.52亩的土地“治病”。

  流转土地协议签订后,付国柱从日本请来生物专家对土地体检,结果让人心忧:农药化肥残留超标、还有重金属……土地多久能恢复健康?国外专家心里也没底。

  有不少人议论:付国柱请“洋专家”是在作秀。

  付国柱接下来的举动让人更意外:经专家介绍,他与日本一家企业合作,高价引进改良土壤的营养液;雇来数十位工人,将土壤翻出曝晒;开着车在武汉、仙桃、天门等地收购粪便……

  给地“治病”,4年时间,付国柱整整砸下了5000万元。看着每天折腾的付国柱,周边农民不解:这样种地如何能赚钱?“不把地治好,种不出真正有机米。”付国柱说,真正意义上的有机农产品,除了不打农药化肥,土壤、水、种植等一系列环节都需要实现有机。

  去年12月8日,这块土地被国内权威机构认证为有机转换地。

  种好粮需要“态度”

  地治好了,付国柱对种出的大米充满信心,将其命名为“天海龙一号”。

  第11届中国武汉农博会,第15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天海龙一号”登场,一鸣惊人。

  市场是最好的检验石。亩产近千斤的“天海龙一号”价格一路上扬:3元/斤,7元/斤……最后卖到了16元/斤,高出普通米价格近10倍。

  在付国柱3000多平方米仓库里,去年收获的130多万斤大米只剩下了角落里的一小堆。

  医好了地,卖出了好价,名气也大了,是不是该守着好地赚一笔?付国柱告诫“小伙伴”:“咱们别老盯着价格,忘记了我们种粮的态度。”

  在他看来,单纯追求产量和效益,对耕地进行掠夺式开发,会对土地带来永久性伤害。

  对土地负责,对产品负责,对安全负责,付国柱丝毫不敢大意。种出高价米后,他仍每年雇请工人,从当年收获的水稻里选出质量最好的稻子用来育种。

  付国柱的田在汉江水灌溉范围内,但他仍投资6万元建起4处净水设施。“种粮和育人一样道理,只有精心培育,才能种出好米。”

  期待更多政策配套

  在天海龙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中心,付国柱用白色三叶草妆点着刚建起的人工湖,湖心岛上是成排的美国红枫。

  旅游业,是付国柱开辟的诸多新事业中的一个。有机农业板块引领下,休闲农庄、有机酒店、有机超市等一系列有机产业正紧随其后。

  多业并举,互为支撑,既是投资智慧,也是理想在现实下的无奈选择。“做有机农业不容易。”付国柱说,现在有机农业发展面临诸多瓶颈。

  首先是缺乏完善的有机产品认证监管机制。他介绍,目前国内有20多家有机认证机构,不同机构在认证过程中对有机标准的执行有宽有严。“搞有机的不少,多是玩噱头,炒作,真正做有机农产品的不多。”付国柱坦言,市场上龙蛇混杂,自己产品成本高,打不起价格战,只能走直供酒店等高端销售的路子。

  高投入、低收益的矛盾让付国柱头疼。他为减少成本想了很多办法,如就地建生物肥处理厂、发展有机农业休闲观光等。“我们想再流转500亩土地。”他指着蔬菜大棚背后的一大片小麦地说,去年开始,自己提出希望与农户合作生产绿色大米,按每斤2元多的价格收购。“最后农民还是嫌标准太严格,不愿意。”“有机农业前景大,但投入大,收效慢,希望国家有更多政策配套。”付国柱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