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变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

  • 发布时间:2016-04-19 02:30:55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于洪光吕兵兵

  3月底的一天,记者在沂蒙山腹地的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采访时,孙祖镇代庄村农民季怀忠告诉记者:“媳妇长期有病,俺家是村里挂了号的贫困户。去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发展大棚黄瓜,俺凑了两万块钱就承包了这个占地3亩的大棚。到现在卖黄瓜毛收入已超过3万元了。”

  村党支部书记刘乃君介绍,季怀忠承包的大棚总建设资金约15万元。其中,合作社争取项目资金折合约8万元,沂南农信社为其提供了针对贫困户的5万元贴息贷款。

  “沂南黄瓜是沂南农业的最大品牌。沂南有近3万贫困户,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了投入问题;成立合作社解决技术和市场等问题。贫困户可以实现当年脱贫,两年致富,不仅摘掉穷帽,更能拔掉穷根。”沂南县委副书记张云超说。

  临沂市委书记林峰海说:“季怀忠的脱贫之路,浓缩了一个小区域的农业农村发展之路。作为传统山区和革命老区,临沂贫困人口相对集中,脱贫攻坚的过程,既是农民致富的过程,也是贫困区域农业农村发展提升的过程。因此,临沂推进脱贫攻坚,是以三农发展理念为指导,立足贫困区域实际,整合全市资源,规划并实施覆盖贫困人口及其周边的‘区域整体脱贫综合解决方案’,帮助该区域彻底拔掉穷根。”

  脱贫攻坚的过程,就是贫困区域的三农发展进程

  临沂1984年被列为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时至今日,仍有贫困人口51.7万,占山东省贫困总人口数的1/6。

  林峰海分析,现阶段临沂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且多数集中在山区、库区中的若干小区域内。脱贫攻坚的过程,就是该区域的三农发展进程。因此,站在新起点上抓扶贫,临沂将脱贫攻坚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一号工程”来定位,统筹全市资源,将扶贫与扶志、基层班子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文明行动等相结合,制定“整体脱贫综合解决方案”,变“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实现“区域连片开发和综合提升”。

  据临沂去年底出台的《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明确“既要摘穷帽,更要拔穷根”原则,提出实施“百千万脱贫攻坚行动”和“双16”推进计划,完成“到2017年基本完成脱贫任务,2018年巩固提升、全部兜底脱贫”的目标。

  “百千万”包含两个层面:在机关层面,选派百名县级领导干部包镇、千名“第一书记”包村、万名机关干部包户;在社会层面,号召百家强企帮镇、千家电商帮村、万家志愿家庭帮户。“双16”推进计划:在区域层面,把16个县区作为一线指挥部,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在行业层面,分线制订特色农业、电商、旅游、金融、易地搬迁、党建等16个扶贫专项方案,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资金、项目精准“滴灌”到村到户到人。

  坚持“六个结合”,为“区域整体脱贫”提供保障

  在海拔460多米的费县朱田镇崔家沟村旧址,村党支部书记曹厚海说:“原先住在这大山里,出去要20多里路,吃水也困难。实施整村异地搬迁后,旧村原址加上周边荒山,整理出了8000多亩土地,村里成立股份合作社,统一领建现代农业园区。村民搬到了靠镇驻地的新社区,自来水、暖气入了户,污水集中处理,多数到服装加工园区上班,全村老少不仅整体脱贫,还一步到位迈进了城镇化。”

  临沂市市长张术平介绍,崔家沟、北王庄易地整体扶贫搬迁项目,实行了新型农村社区、加工产业园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四区同建”,是临沂落实“区域整体脱贫综合解决方案”的典型案例之一。在实践中,临沂为将“综合解决方案”落到实处,坚持了“六个结合”。

  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拔掉思想懒惰的根子。临沂充分利用“沂蒙精神”这一传家宝,扶起贫困人口自主脱贫的志气,形成贫困群众和贫困村集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气神,实现各级“我要扶贫”和贫困户“我要脱贫”同步合拍。

  扶贫与基层班子建设相结合,拔掉基础不牢的根子。临沂今年选派了2000多名“第一书记”,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要求他们在任职期满时,帮助配强村班子,新增村年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村庄实现“五通十有”,贫困户整体脱贫。

  扶贫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拔掉致富无门的根子。临沂统筹制定贫困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要求两年内“每个乡镇培育一到两个主导产业,每村发展一到两个特色产业,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增收项目”。

  扶贫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拔掉配套滞后的根子。临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贫困区域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连通内外、功能配套、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体系。

  把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拔掉村庄落后的根子。临沂统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农村生态旅游等政策,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帮助贫困村建设美丽乡村,从内到外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

  扶贫与乡村文明行动相结合,拔掉精神缺钙的根子。抓住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契机,提升贫困户思想道德素质,弘扬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知恩图报等传统文化,通过先富带后富、强村帮弱村、大户帮小户,营造互相支持、共同脱贫的氛围。

  力促“五个转变”,既要“摘穷帽”更要“拔穷根”

  在位于蒙阴县垛庄镇的清源农业电子商务扶贫示范园,返乡青年刘元江靠着经营地瓜干、花生、板栗等70多种土特产品,2015年营业额达到3000多万元。示范园与32个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保底收购、股份合作、吸纳就业、培训创业和代销服务5种合作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蒙阴是临沂的水源地,以山区丘陵地貌为主,生态环境优美,盛产优质特色农产品。因此,发展农村电商,让优质农产品‘触网’卖全国,带动贫困农民致富,成为了蒙阴一条主要的扶贫攻坚道路。”该县扶贫办主任张广宝说,“去年以来,通过技术帮扶、园区带动、贷款支持等举措,蒙阴电商数量发展到1200多家,带动2100多户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

  临沂市委副秘书长、市扶贫办主任徐仲圣介绍,在落实“区域整体脱贫综合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围绕实现“拔穷根”的目标,临沂针对各地实际,明确主要脱贫路径,推动实现了“五个转变”,打造了众多脱贫攻坚样板。

  在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实现由“扶生活”向“扶生产”转变。围绕本地特色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通过抓技能培训,抓能人帮扶,抓项目带动,把贫困群众嵌入到产业链条中,掌握致富门路,共同发展。

  在实施搬迁扶贫过程中实现由“改穷貌”向“拔穷根”转变。通过新型农村社区、高效农业示范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共同建设,实现“一地生四金”:土地经营权流转“获租金”,扶贫资金入股企业“变股金”,就地打工“挣薪金”,资源入股合作社“分现金”。

  在实施金融扶贫过程中实现由“融资难”向“按需供”转变。临沂创新金融精准扶贫产品,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放“富民农户贷”,给予5万元的无抵押、无担保、全额贴息贷款;对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根据签约帮扶贫困户的多少发放“富民生产贷”,最高额度300万元。

  在实施党建扶贫过程中实现由“帮穷户”向“结穷亲”转变。临沂51.7万名贫困人口成为了机关干部重点联系户,所有贫困村都有了“第一书记”,实现了“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在实施教育扶贫过程中实现由“富口袋”向“富脑袋”转变。抓好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确保贫困家庭孩子不因贫失学、辍学;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提高贫困户就业技能,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机会。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