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国工匠精神制造过硬产品
- 发布时间:2016-04-02 04:32:26 来源: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本 报 记 者 石如宽 戴玉亮
本报通讯员 张永升
防水材料与建筑融为一体
去年参加潍坊滨海工地水泥基渗透防水材料竞标的事,潍坊市正泰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太安记忆犹新。“国外的产品每吨4万元,我们的产品每吨只有4000多元,工地却选择了国外产品。我们只有价格上的优势,而某些性能确实达不到国外产品的标准。”刘太安说。
上世纪80年代初,防水材料是寿光的特色产业,从“一口大锅、一根搅拌棍”的油纸油毡作坊逐步做大,全市防水企业达200多家。然而近年来寿光防水产品档次低、品种单一的问题凸显,加之污染严重,一度陷入“人人喊打”的境地。
寿光的选择是关停35家污染严重、不具备升级条件的企业,鼓励、引导其他企业加大技术工艺研发,提高产品层次。在这种形势下,正泰防水研发出代号为“PBZ”的自粘性防水卷材。
防水卷材施工的难点是,每捆卷材1米宽、1.5米长,接头处的缝隙如何实现百分之百的黏结。传统的做法是用人工火烤,但缺点是用火量不是大了就是小了。如果一个地方人工没有弄好,整个工程就前功尽弃。
而“PBZ”自粘性防水卷材黏结力非常好,越压越紧,越晒越结实。“不用火烤,减少了人为因素,防水效果是原来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刘太安说。
正泰防水还推出了非固化的沥青防水材料,专门用于地下室防水。这种材料永远黏黏糊糊,喷在建筑物上,实现了百分百黏结,与建筑物同寿命。如今,刘太安提出创新产品、百年不漏的理念。“有了这样的拳头产品,我们就有了底气。”刘太安告诉记者。
汇源建材研发出的高铁专用防水卷材,供不应求。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振勇说,新产品利润率比以前的中低端产品提高3至5倍。
针对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寿光防水企业占据了行业高点。全市目前已有7个国家和省级应用研发中心,获得236项国家专利,核电、高铁等高端新型防水材料占了全国市场的1/3。
每一块玻璃都代表公司形象
在外贸形势严峻的情形下,寿光市晶美玻璃有限公司依然保持良好的势头。
晶美玻璃主要出口相框、画框、玻璃镜子等。总经理傅永岩说:“原来国外客户认可规模和产能,现在只要质量体系好,一样可以拿到订单。”
每次拿到订单后,晶美玻璃不是先去做产品,而是把外贸、技术、管理人员组织起来,聘请外国公司的人员前来进行培训。“先把框架搭起来,适应外国人的经营理念和产品要求。同时,让职工意识到企业做的不是普通的镜框,而是能代表公司,甚至国家形象的镜框,增加员工的荣誉感。我们要用大国工匠的精神,制造出过硬的产品。”傅永岩告诉记者。
凭着这一独特的管理,晶美玻璃退货率很低。以前劳氏公司每单货都亲自验,现在晶美玻璃成为江北第一家跳检的企业。
薄膜里加入纳米材料
建厂50周年的山东喜丰塑料厂,去年生产出含有纳米材料的HPO膜。“高透光、高强度,表面如同镜子一样,让大棚白天升温快,晚上扣上帘子,纳米材料起到阻隔散热的作用。”喜丰塑料技术与质保负责人迟玉生说。
薄薄的HPO膜有防止老化层、保温层、流滴层和纳米材料层。迟玉生认为,研发出高档塑料,是喜丰塑料50年不断积累的结果。如今,喜丰塑料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农用膜厂家。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