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佛山:“制造业一线城市”的大势与担当,将位于中国制造体系顶端

  • 发布时间:2016-03-11 11:14:57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恒

  惊蛰。万象沉潜,蓄势待发。

  近日,京城鼎沸,两会之上,各地的发展方略,亦成热点。佛山市委书记、市长鲁毅强调,佛山要打造“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而李克强总理在看望广东团的时候,亦特别强调,佛山的民营企业品牌已经声名在外,要把中国制造打造成金字招牌。

  佛山:“制造业一线城市”的大势与担当,将位于中国制造体系顶端佛山今次亮出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的发展目标,背后的真相是:当激越的鼓点响起之时,亦正是实现跨越的紧要时期。

  过去一年,佛山收获了巨大的荣耀,实体经济栽花数十载,终于一朝结果。当全国很多地方实体经济凋敝,制造业遭遇重大挫折之际,佛山却逆势上扬,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英雄。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转折关头,佛山在全国的独特性,逐步浮出水面,为世人所知。以“实体经济,本土经济,民营经济,内生式发展”为特点的佛山模式,一时风行天下。去年下半年,更获批成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

  远非终结。只是序幕。

  这座厚重如山的城市,在释放了惊人的能量,初露峥嵘之后,面临着后续发展的重大选择。佛山将自己定位为中国制造业的一线城市,其实,隐含了双重超越:其一,佛山负重前行,厚积薄发,在中国经济整体不太景气的重要时刻,首次将自己定位为“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体现了在关键时期的担当与胆略;其二,佛山未来,将仍然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而“一线城市”是隐晦的说法,其实隐含了其成为制造业王者之城的远大抱负与实力自信。

  其实,佛山的未来,需要考量两个坐标,在空间的坐标上,要确定其在全球、国内以及广东三个竞争体系中的位置;在时间的坐标上,要清楚认识佛山当下处于怎样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其未来的走向抉择。

  时势已至,东风亦有。佛山大器可成,在制造业领域,佛山勇担中国制造的振作之责,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中心,既是佛山未来的最优选择,亦是佛山当下的真实写照。

  三重定位奠定佛山独特优势

  佛山在中国制造业领域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国制造业的版图上,相对中部城市,佛山处于产业链高端;在东部重要城市、北上广等中心城市多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佛山在错位竞争中形成了巨大的比较优势;在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城市中,佛山又是基础最好的城市。

  目前,中国广阔的大陆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产业迁移运动,珠三角长三角的传统产业纷纷北上、西进。未来中国将形成一个U形曲线产业结构,东部沿海地区将成为研发和高端产业核心区,以及最终产品的销售中心,而加工制造这个U形曲线的底端则集中于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作为珠三角经济重镇,佛山未来将位于中国大制造体系的顶端。其先进的技术,雄厚的产业配套基础,是中部后起城市无法比拟的。无论是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内部,还是相对湖北、湖南、江西、成渝等中部和中南部新兴制造业城市均是如此。

  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基于不同的产业分工,佛山亦获得了突出的比较优势。鉴于北京、上海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未来主要承载服务业,其制造业只局限在少数尖端和基础领域,北京可以造上天的飞船,不一定有兴趣造下海的轮船。真正的大众产业领域的高端制造,实力最为强大的就是佛山。未来,佛山制造向佛山创造飞跃一旦完成,则佛山即可加冕中国高端制造业之城。而在珠三角内部,错位竞争亦给佛山提供了巨大机遇。广深和香港强化了第三产业功能,佛山则可进一步强化制造业功能。当前,广东省提出打造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产业带,而佛山作为广东西线的重要城市,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心,亦是水到渠成。

  就佛山自身的产业转型路径来说,坚守制造业是最佳选择。当下佛山第二产业最为强势,占比超过60%,而三产不到40%。纵使如此,佛山也没必要去羡慕、效仿那些服务业占比超过70%的城市。佛山成为国内高端制造业基地,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比实现制造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更为重要。先优二,再强三。

  佛山未来将在实体经济、智能制造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方面发力,当下佛山谋求成为“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互联网+智能制造”示范城市。尤其是,佛山将智能制造作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2015年佛山有1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用机器人超4000台(套),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巨头德国库卡、瑞士ABB、日本安川和发那科全部在佛山开展项目合作。2015年,佛山技改投入386亿,位居广东第一。

  智能制造,是佛山的巨大增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佛山盘活存量的关键。兼顾存量和增量,佛山未来可期。

  另外,佛山在中国制造中将有三重角色,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次中心、中国大众产业领域高端制造的重要中心、珠江西岸高端装备制造中心,综合三方优势,未来就产值和产业体系的完备性而言,佛山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线城市,大势可期。

  以改革为锋芒,铸就重剑

  积三十年努力,佛山终于光荣绽放。

  但是,佛山从来不是一个天赋杰出的城市,既非直辖市,又非省会,也非特区,其厚积薄发,胜在持续努力,亦胜在敢于改革的胆魄。

  未来佛山的发展,系于稳根基、创动力。两者均有赖于锐意改革。

  以实体经济、本土经济、民营经济、内生式发展”为特点佛山经济发展模式,其实是果,而非根,而真正形成这种独特模式的原因,在于佛山全面、深入而持久的改革。

  佛山改革相对突出的领域主要有几个。

  第一,是其亲、清的政商关系。

  本次两会上,习总书记在接见工商界代表时,曾对政商关系作了精彩论述,呼吁政府做到“亲”和“清”,实现亲商,安商,富商。

  其实,在佛山的治理体系中,亲、清的政商关系,一直就是其经济保持增长的重要基石。佛山,早在明清时期,即是全国闻名的经济重镇,起始于此,其工商业自治传统,有效塑形出一个清晰的政商生态边界,历任佛山政府和各级官员,皆自觉遵从这一边界意识,强化并并最终形成了佛山政商关系互动的“新传统”。

  佛山经济的主体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近九成,民营工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70.4%,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1.8%。扶持民营企业,即是当地施政行为中一直坚持的“新传统”之一。

  早在去年下半年,当中国经济步入低速增长期的关键时刻,佛山市政府就及时召开了一个千人民营企业家大会,从降成本、助融资、促创新、拓市场、强保障五个方面,推出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40条”,尤其突出三点,一是对民营企业家历史上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区分的办法,把因法律政策不明确所为与有法不依、明知故犯所为区分开来。二是全面落实中央和省降税清费政策,降低企业成本,三是以“亲”“清”服务企业理念,建立新型政商关系。既要真诚为民营企业服务,又不搞权钱交易。

  第二,以放权为特征的权力运行模式。包含三个方面:上级向下级的放权、权力向市场的放权、政府向社会的放权。

  佛山在很早就进行了权力下移。1998至2011年,顺德和南海的财政收入都高于市本级;财权和事权的下沉,使当地政府能够迅速对市场做出反应。

  而政府向市场的放权,则使佛山获得了其内生式发展的制度保障。

  李克强赞扬佛山的民营企业品牌已经声名在外,但是,美的等知名企业为何诞生在佛山而不是其它地方?没有佛山早期的放水养鱼,多少个美的,也将被扼杀在摇篮中。佛山模式最大的制度保证,就是权力对于市场的放权。顺德美的MBO改制,南海的集体企业改革,这些震撼全国的改革,均发轫于佛山。如果说深圳是中国改革之旗,而佛山则应是中国“改革之胆”。

  佛山民营经济羽翼已丰,不可撼动。佛山最富活力的产业,多数为完全竞争性行业。这就造就了众多尊重市场,尊重契约的企业,也早就了佛山的城市治理模式。

  在向社会放权方面,佛山亦领先全国。佛山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社团登记制度。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均超过1000个的地级市,其社会开放度独步全国。

  第三,完善治理结构,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不是特区的特区”、不是自贸区的自贸区。

  当前,佛山正推动“一网式、一门式”政务改革,以求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佛山在全国率先试点“一照一码”营业执照,不到两小时,企业即可完成注册。为市民创业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而很多地方一面希望大众创业,一面却卡着创业者的脖子,自然是南辕北辙。

  负重剑,行长路,成大器。

  佛山在中国改革的历史语境中,曾经创造了多次得风气之先的实践。而本次两会期间,国家领导人特意鼓励广东,称其善于“无中生有”,寄望于广东在中国新一轮的改革中,再担大责。佛山既怀”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之雄心,更应以改革之锋芒,铸就博大雄浑。

  (文:罗天昊 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 著有《大国诸城》)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