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海洋预报领域的执着探索者
- 发布时间:2016-03-07 05:34:38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当前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海洋权益,美、欧等国都将海洋研究和建设从近岸、近海扩展到全球大洋。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对深入研究海洋学预报系统意义深远。”对于即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十三五”规划,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王辉提出了自己的期许,作为海洋预报领域的专家,他和他的团队研发的首个全球业务化海洋学预报系统荣获2015年度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
近日,国家海洋局办公室印发《海洋数值预报业务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全国海洋数值预报业务体系科学布局的目标,成为“十三五”时期海洋事业发展的亮点。
事实上,海洋预报在国防安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防灾减灾、海上重大活动、海洋权益维护、军事和国防的安全等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业务化海洋学预报系统的研发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世界各国都提出了自己的海洋权益,我国同样也有自己的核心利益,我们的使命就是‘国家的利益延伸到哪里,海洋环境预报保障能力就覆盖到哪里’,因此,建设我国全球业务化海洋学预报系统就成为海洋预报工作的重中之重。”王辉说。
近年来,王辉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研究工作,出版论著3部,译著3部,先后在《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Fisheries Oceanography》、《Ocean Dynamics》、《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海洋学报》、《海洋与湖沼》、《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有26篇刊发在国际SCI(SCIE)检索刊物上。
2013年10月,王辉领导的科研团队通过“十二五”攻关,建成首个全球业务化海洋学预报系统。使我国的海洋环境预报实现了由传统以人工分析为主的经验预报,向以数值预报为核心、人工分析和经验预报等多种方法综合应用的预报的变革。
谈到该系统的技术创新点,“首次”是王辉在言语中频频使用的词语:“国内首次构建了‘全球-大洋-近海’三级嵌套的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体系,实现了全球海域范围内从百公里级到公里级空间分辨率的一体化预报业务全覆盖,实现了多尺度、多要素、集成化的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业务化应用;首次研发了全球范围的多源海洋观测资料融合数据集,实现了全球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的资料同化业务化应用。
“而且,我们还在全球业务化海洋学预报关键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包括海气交换通量、涌浪传播耗散及极地海冰反照率等模式关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研制和改进;二阶上游非振荡(UNO)对流数值算法的开发以及全球多重网格海浪模式、无结构网格潮汐模式等构建;采用球面坐标系和直角立方体坐标系以多尺度、时空结合的方式进行多预报要素的时空四维显示,实现虚拟现实技术与海洋预报的有效结合等。”王辉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开口就是一长串的专业术语。
在科研攻关中,王辉始终秉持一丝不苟和勤勤恳恳的态度。凭借扎实而深厚的专业积累,结合学科发展前沿,王辉带领团队进行不断地验证、实验、总结,通过引进开发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在国内首次构建了覆盖全球大洋到中国海的综合性业务化海洋学预报系统,真正形成了跨学科、多层次的交叉融合。
建立了我国海洋预报领域首个全球海面风场数值预报子系统,并投入业务化运行;建立了全球海浪数值预报子系统、全球海洋环流预报子系统、全球潮汐潮流数值预报子系统、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印度洋海域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系统等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系统,其中多个系统填补了国内海洋预报领域的部分技术空白。
王辉说:“业务化海洋学预报系统是我国海洋预报系统全面进步的重要里程碑。特别是在一些海洋重大问题的应对当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举例说, “雪龙号”极地遇险脱困预报保障、马航MH370失联飞机搜救预报保障、“蛟龙号”多次深潜海试预报保障、“亚丁湾护航”多年预报保障、日本福岛“311”地震海啸核泄漏影响评估工作、西沙珊瑚岛渔船失事人员搜救保障等重大事件的预报保障任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要以不断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为广大沿海渔民,海上生产单位、沿海的老百姓,还有地方政府,提供更多、更精准、更有效的服务。”王辉说。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