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扶贫脱困要与时俱进

  • 发布时间:2016-03-03 08:30:41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李纯

  今年正月初九,记者来到河北赞皇县阳泽乡严华寺村,碰到枣农赵占营一行13人与亲人道别,送他们的是6辆小轿车。这个场景发生在赞皇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个小山村出乎记者意料。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时任县委书记肖建章的推动下,“百万炮轰太行山”,在山上炸一个坑,栽一棵枣树,建起了20余万亩枣林。枣农们过了10多年的好日子,不少村民都买小轿车。

  2010年之后,蜜枣这种高糖食品市场严重萎缩,导致只能用来做蜜枣的赞皇大枣价格逐年下跌,2015年更是跌倒冰点,谙熟大枣种植的农民也不得不加入农民工的行列。这个村子“一夜返贫”的情况让记者颇为震惊:打造支柱产业是扶贫脱困的治本之策是,但支柱产业生命力有多久是更大的问题。

  扶贫脱困不是一时之功,打造起来的支柱产业就像种下了一棵树,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修剪枝桠”,必要时甚至需要“移花栽木、改头换面”。一句话,扶贫脱困也需要与时俱进。

  但是,应对市场变化是政府主导下扶贫开发工作的软肋。这就需要鼓励和支持吕文书这类乡村能人参与其中,因为他们有资金、懂市场、会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危机、盘活现有资源、灵活寻找出路,可以说他们是扶贫脱困这场攻坚战的重要力量,政府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组织和引导。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