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银行 > 银行要闻 > 正文

字号:  

金融扶贫 “活水”浇进大石山

  • 发布时间:2016-02-28 07:33: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庞革平  责任编辑:胡爱善

  真良村,一个在石头上生长的村庄,祖辈盼脱贫,最愁没门路。

  “找对路子,脱贫就有希望了!”梁青松话语坚定。这位“80后”返乡创业农民,2013年承包村里的土地,靠贷款150万元起家,建成530亩火龙果基地,成立县里第一家火龙果专业合作社,带动100多户贫困农民走上脱贫路。

  石头山结出致富果,得益于田东县的农村金融改革。2011年,广西百色市田东县作为国家首批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探索推进金融扶贫。金融活水唤起脱贫希望。5年来,累计向9145户贫困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4.56亿元,全县贫困人口从14.63万人下降到5.2万人,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205元增加到5506元,年均增长26.5%。

  信用是“真金白银”

  80%以上农户信息进入信用系统,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对于贫困农民来说,贷款太难了,没有担保,许多农民被阻隔在银行大门之外。

  “现在,有好信用就能贷到款,这是真金白银啊!”敬布村村民农继广高兴地说。农继广家庭贫困,2014年1月,他筹划养殖鸽子,苦于没有资金。关键时刻,多亏了农商行5万元的贷款作启动资金。依靠这笔资金,他养了2000多只鸽子,月收入达4000—5000元,逐步走上了小康路。

  金融改革“破冰”需要大量基础工作。2009年起,田东县开始采集农民信息,对全县农户进行信用评级增信,强化信息动态管理,建立信用体系。针对贫困户,专门建立起合理的信用评级体系;针对贫困村,开展“贫困村转信用村”活动,全县贫困村全部被评为信用村。

  “像农继广这样的贫困户,虽然家庭收入不高,但为人勤快、身体健康、口碑好,愿意从村里能人那里学来养殖技术,应该被评为信用户。”田东县农村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叶翔说,“现在,全县80%以上的农户信息都在信用系统里面,包括了方方面面的80多项信息,不仅为银行贷款提供了依据,而且也为政府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了方便。”

  “以前由于对贫困户不了解,不清楚他们的信用状况,银行通常‘爱莫能助’。”田东县农商行副行长黄金莎说,“如今,他们是村里的3A级信用户,对这样的信用贷款户,银行很乐意支持,而且我们对信用户10万元以下贷款免担保和抵押。”

  信用好就贷款顺,信用差就碰壁。祥周镇九合村一蕉农曾向田东某银行贷款3万元,之后没按时付利息,贷款到期,也没按时还贷。后来,他向银行再申请贷款,因为有不良记录而遇难,他感叹道:“都是不讲信用惹的祸,能怪谁?”

  资金是脱贫的源头活水,信用事关脱贫未来。百色市委常委、田东县委书记王军表示,金融改革以来,田东县的贫困户“贷要还”的意识不断加强,从过去的“等靠要”被动接受帮扶到主动寻求脱贫致富路子,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根本性转变。

  “六大体系”防风险

  金融保险服务密织成网,担保容易,贷款不难

  仅有小额信贷还不行,田东探索金融扶贫配套机制。

  王军表示,田东县通过建立农村金融组织、信用、保险、担保、支付和村级服务“六大体系”,破解了贫困户资金缺、贷款难的问题,筑牢了农村金融风险防线。

  如今,走在田东农村,都能见到ATM机、POS机和电话支付终端机。目前,全县拥有9家银行、18家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种类齐全度居广西县域首位,形成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担保公司、保险公司横向联系的一张服务网。

  “十年致富奔小康,一场灾害全泡汤。”为此,田东推出惠农保险,提供助农担保,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德利村村民黄绍崔说:“我们村是甘蔗种植大村,每年都有火灾、旱灾的危险,现在农户每亩地只需出2.5元保费,相当于少吃一盒冰激凌,灾后却能获得大实惠。这种惠农保险,让我们吃上了定心丸!”如今,为农产品上保险已成为田东农民的习惯。

  贷款超过了10万元怎么办?隆祥兔业、思林丁香鸡等一批返乡农民工带头创建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的作用很大,但他们贷款需求往往超过小额贷款的限额。

  为解决这个问题,田东县成立了助农融资担保公司,为他们提供担保融资。近年来,雄桂牧业有限公司、新亚东集团、壮乡福地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也纷纷“下嫁到”田东,为啥?老总们掏出心里话:“在田东,担保容易,贷款不难。”

  为给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田东县还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在村里建立“三农金融服务室”,成员由“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村里经济能人组成,在银行与农户之间、保险公司与农户之间搭建了服务平台,筑牢了农村金融风险防线。

  创新扶贫模式

  土地入股,理顺产权交易,让“沉睡”资源变发展资本

  资金不难了,有的贫困户没有技术,对市场也不熟悉,一时找不到好的发展路子,怎么办?

  田东县扶贫办主任刘德磊说,为解决这个问题,田东创新农业经营机制,让贫困户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田东探索“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土地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发挥经济能人的专业优势,带动贫困户脱贫。

  在作登瑶族乡摩天岭村中草药基地,记者看到,“致富带头人”凌文革跟工人一起正在装苗木上货车,满面笑容。

  工人都是摩天岭村的村民,他们高兴地说:“我们不是拿土地租金,而是拿股金。老板收入高,我们收入也跟着高。”2014年8月,摩天岭村中草药基地动工建设,这是广西首个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项目,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裕农药用开发公司,种植中草药,可获得20%公司股份。该项目可直接带动53个贫困户脱贫。

  而梁青松的真良火龙果合作社,创造了“五年返还土地”的新模式。土地出租5年后村民可以收回租地,按规定,合作社把土地和火龙果树一并返还给村民自行经营管护,第六年农户即可获得火龙果销售收入。一株火龙果树收获期长达20年,这意味着农户至少能获得15年的收益。

  “‘五年返还’新模式,既省去了村民前期的大量投入,又让村民规避了种植风险,学会了种植技术和经验。”梁青松说,合作社还会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和销售服务,让农户无后顾之忧。

  这些创新,离不开田东产权交易中心。2012年,田东成立了广西首家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专门开展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发布、产权抵押贷款服务、农村资产评估、政策法规咨询等业务,理顺了农村产权入市交易渠道。

  “脱贫攻坚需要不断创新,将贫困地区‘沉睡’的资源转变为发展的资本。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王军表示:“通过集体产权确权、入市,让贫困户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对于没技术的贫困户,积极推动农业经营机制改革,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模式和集体股份制经济,带动贫困户实现共同富裕。”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