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9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他们是大隐于市的美食,散落江湖的佳肴

  • 发布时间:2016-02-29 01:19:17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什刹海鸦儿胡同李记烧饼

  5个炉一天出品上万个烧饼

  “哪怕是颜色稍有差别,都会有老顾客说我们”

  “烧饼出锅喽!让一下了,您呐!”在什刹海附近的鸦儿胡同里,“李记”的伙计身穿白色厨师服,将一筐刚出锅的芝麻烧饼从厨房端到了售卖窗口。芝麻的香气混杂着面粉的甜味扑面而来,酥脆的外皮在从炉中取出倒入长形的草筐中的那一刻,零星已经折断其中,让人不自觉地咽了一下口水。

  “阿姨,您来啦?这次您要几个?”伙计小哥问排在队首的大妈。这一筐二三十个烧饼,也就只够一两位顾客的需求。

  据店长李荣飞介绍,李记的历史很长,可追溯到民国。最早只是鸦儿胡同里一个不起眼的小作坊,只有一个炉。但现在,几乎整条鸦儿胡同的馆子都是“李记”家的店面,仅仅烧饼就有5个炉,从早到晚不停地制作烧饼,一天要做上万个。

  “做烧饼虽然看着简单,但如果火候、芝麻酱等调料,哪怕是颜色稍有差别,都会有老顾客说我们。”李荣飞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芝麻酱是自家调制的,但这火候即便是如他已经在店里呆了好几年的人,不是天天做也不能完全掌握。

  李记做烧饼的后厨,就在胡同口处,厨房敞开谁都能看到。“来来,拍我吧,我的特点就是脸大。”见北京晨报记者前来采访,一位正在做烧饼的伙计十分兴奋,虽然手里的活时刻不停,但早已习惯了被采访的小伙子们面对镜头和记者,显得十分自然。

  只见他将已经蘸好芝麻的烧饼,芝麻向上着摔倒炉面上。饼子随着炉子的热气,逐渐膨胀着。几分钟后,他将炉面下的抽屉取出,将半熟的烧饼挨个放置在镂空的铁质抽屉里。又几分钟,抽屉再度被拉出,烧饼的颜色已经开始加重,香气溢出。伙计将抽屉里的烧饼翻了个个,再次放入抽屉里。从白色夹带着芝麻酱的面饼,到金黄色香气逼人的芝麻烧饼,大约也就只用了5分钟左右。

  小小的烧饼,从刚开始只是街坊邻里来吃,演变成了天南海北的人慕名而来。一位从通州赶过来买烧饼的女士向北京晨报记者介绍,十年前在住在附近的亲戚家吃到了这烧饼觉得特别好吃,从此便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买些带回去。

  “如果配上我们家的酱牛肉,那就更算得上是美味了。”李荣飞笑着说,有不少顾客向他们建议,能不能在其他地方开设分店,方便住在附近的人购买到烧饼。“今年将在和平里北街附近开设一家分店,但我们不想扩张太快,毕竟质量和口感是第一位的。”

  北京晨报记者 姜樊

  友谊医院门口儿 白毛煎饼和有名大煎饼

  三家煎饼摊儿各占一隅

  每个煎饼摊儿都有排着长队的忠实“粉丝”

  就像豆浆要搭油条,包子要搭炒肝儿一样,说起医院门口的固定搭配,总少不了推小车的流动煎饼摊儿。

  北京友谊医院门口的煎饼摊儿便颇成气候,最有名的要数北门的“白毛煎饼”,东门的“有名大煎饼”,以及友谊医院对面留学路胡同里的山东大煎饼三家儿。这三家煎饼摊儿各占一隅,每个煎饼摊儿都有排着长队的忠实“粉丝”。食客们对于所支持的煎饼摊儿的喜爱是排他的,反而是煎饼摊儿的摊主很淡定。

  北京人赵大姐经营的“有名大煎饼”就在医院东门外,已经开了十来年了,是唯一一个有着固定摊位的煎饼摊。她家的煎饼主打“干净”,来买煎饼的既有来看病的和附近的居民,也有不少穿“白大褂儿”的。每天早上7点开始准时点火,一般在下午2点前卖完。说起自家煎饼,赵大姐颇为自豪地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我们家的煎饼比私摊儿上的干净,原材料有保证,口味十多年了,一直没变。”赵大姐说,煎饼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最大的特色是辣酱和薄脆。“面是绿豆杂粮面,薄脆都是自己炸的,用的都是好油。辣酱也是我自己配的,跟四川师傅学的方子。”年过五旬的赵大姐说起话来爽快,还特别善于学习年轻人的新鲜词儿,她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好几回都听见排队的人边啃煎饼边说“巨好吃”,她就把这名儿记下了,成为最贵的“二个鸡蛋、一份薄脆、一份生菜、一份火腿”11元煎饼套餐的代名词。“光吃煎饼有点干,加点菜、加点肉更有营养。”

  话题还是扯到了竞争对手“白毛煎饼”上。这家煎饼摊儿在友谊医院这片儿名气最大,是个流动的私摊儿,因摊主是位满头白发的老大爷得名。北京晨报记者赶去采访时,“白毛”还没出摊儿,可医院北门报刊亭旁地面上的油渍麻花证明“白毛”早上还来过。据说“白毛”每天一早出摊儿,卖完就回家,中午再出来一回。据吃过的食客讲,“白毛煎饼”的特点是个儿巨大,里面加花生米,一个人根本吃不完,味道很好。当然价格也很好,最有特色的是加花生米的,16块钱,是友谊医院这块儿最贵的煎饼了。临近12点,本该准时出现的白毛迟迟未到,报刊亭旁边已经聚集了几个年轻人,其中不少人都是看了大众点评网特意寻来的。

  北京晨报记者刚在马路对面上车准备离开,一对儿五十多的夫妻推着小三轮车停在了那片“油渍麻花”上,四散在报刊亭周围的人群迅速排成一路纵队。从老头帽子下滋出的白发,可以断定,他就是白毛。他家的煎饼真有那么好吃吗?恐怕只能下回再来试试了。

  北京晨报记者 韩元佳

  灯市西口 国强兰州拉面

  吃一碗拉面,到人艺看戏

  “我们吃的不仅是面,更是情谊,是回忆”

  吃一碗拉面,出门拐个弯就到人艺看戏,这已成为很多人的习惯。

  上周三晚上,灯市西口,商务印书局北侧,国强兰州拉面馆内已经座无虚席,进出大门的不少人手中都攥着演出票。“到哪儿了?快点啊,一会儿话剧就开始了,我刚等到座儿,你们吃什么?我先点上。”坐在面馆二楼的一位男士正打电话催促同伴。

  邻桌坐着一对青年男女,桌上放着一个装有演出票的信封。“吃完也看话剧去,我就住附近,面馆哪年开的我不知道,反正从我出生就一直在这儿吃。我89年的,算起来面馆开了应该快30年了吧。”女士吃着拉面,笑呵呵地跟北京晨报记者介绍,这么多年来面馆生意一直很好,每逢人艺有演出,更是人满为患,“从下午6点半左右就得排队等位子,这儿24小时营业,看完戏也有不少人来吃。我每次点牛肉面都得加一个鸡蛋,我也说不上哪里好,就是一种习惯。”

  面馆一层有两小间屋子,右侧小屋一进门的位置,家住在报房胡同的张先生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津津乐道地跟身后一桌食客介绍国强的“发展史”。1984年前后开业,那时候还是用粮票,门口也经常站着排队等位子的人,“当年我还年轻小伙子呢,现在就只剩半口儿牙了,那也无妨,30多年来每天不吃一碗面,就觉得差点儿什么。以前吃细面,现在只能点宽面,牙掉了,吃细面塞牙。”在张先生的眼中,国强兰州面馆就是他的第二厨房。

  身后一位自称来自河南的食客有些疑义,“您觉得国强的拉面就是最好的?好在哪儿?”听到这话,张先生有些急了,立马提高了一个声调,“我就觉得北京兰州牛肉面里国强最正宗,无论汤还是面,没得说。你不能体会,我们吃的不仅是面,更是情谊,是回忆。在这里,还见证了人艺的发展,从当年的蓝天野,到现在的濮存昕、冯远征……”

  国强兰州面馆经理汝先生为人老实低调,问及面馆曾有那么多明星艺术家光顾,为何不留些照片借势宣传?他淡淡地说,“他们来了我们也都当作一般食客对待,没往那方面动过心思。”或许正是这样一种不刻意,让明星艺术家们能在面馆就餐时没有压力。去年北京晨报记者跟汝先生交流时,汝先生曾表示希望能开一家面积更大、稍显气派的面馆,这次他却感叹,“房租费太贵、人工工资又高,这个计划可能要暂时搁置了。”北京晨报记者 杨奕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