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黄埔海关创新集拼出口监管模式

  • 发布时间:2016-02-17 21:31:05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讯2015年以来,黄埔海关在实施集拼出口监管模式改革,实现对拼箱的源头治理、散杂货出口风险提前控制,使企业节省通关成本、码头物流畅顺、海关监管严密高效,取得出口外贸稳健增长的良好成效。

  据了解,试点单位黄埔海关隶属老港海关2015年监管进出口货运量1745.3万吨,进出口货值596.8亿美元,改革效益凸显,有力促进了外贸出口稳定增长。

  据介绍,海运集拼出口是对外贸易的一种常见物流形式,它对于促进贸易便利有着先天优势,但同时因为物流环节多、出口货物杂、拼装控制难而成为海关监管掣肘。

  老港海关副关长周婉虹告诉记者,通过与码头经营方合作,实现码头监管场所内拼装过程的全程可视化,拓展风险监控分析的信息数据来源,根据守法便利的原则,对拼装出口货物实施分类监管,引导出口拼装货物进入码头内拼装作业,从源头上做好出口拼装货物的风险管控工作,实现关企合作共赢的局面。

  内拼监管模式改革后,内拼出口柜出现舱单“落、改、配”情形大幅减少,通关物流更加顺畅,码头内拼箱的平均通关时间从过去3~4天缩短到1天以内,大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提升了商业竞争力。同时,该模式克服了过去监管资源平均用力的弊端,实现了对出口拼装货物的源头治理,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明显提升。在风险相对较高的非内拼出口货物中投入更多的监管资源,相继查获了芬太尼毒品案、假冒“苹果”、“索尼”等知名品牌电子产品案及涉证涉税的资源性矿产氧化镁、国家禁止出口的木炭等。

  该关贯彻“前推后移”的理念,运用科技手段,在海运码头构建卡口信息采集系统,并开发后台数据对比系统,打造“提前申报,货到放行,识别分流”的出口快速通关监管模式,既延长了海关风险分析的时间,又加速码头集装箱的流动速度,有效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改革后出口货物无需二次吊柜作业,在提高通关效率的同时节省了一次吊装费用,90%以上的集装箱货物做到运抵即可放行,实现货物进入码头后“当天进港、当天装船”。“此监管操作模式不仅稳定了我司原有的货源,还吸引了一些新的货源进入,使我司业务较往年有了较大的增长,切实为企业创造了价值。”广东中外运黄埔仓码有限公司业务主管叶春裕激动地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