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四川金融决策与前瞻
- 发布时间:2016-02-16 05:29:42 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2016年是四川“十三五”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的开局之年。在全球金融动荡、国内经济下行、行业面临巨变的情况下,四川金融业如何适应新常态,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基调,主动把握供给侧改革新取向,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方向,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本组稿件整理本报记者 李龙俊卢薇 张学文
省政府金融办
改革地方金融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提要: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和审批程序,避免“一刀切”似的抽贷、惜贷和压贷行为。
围绕创新改革试验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争取各大银行机构对我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支持。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推动科技型企业到场内和场外市场融资,引导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境内外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在川设立区域性总部,打造西部股权投资基金基地。
全力推动各项战略合作协议落实,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的资金支持。建立完善并动态调整分级分类重点项目储备库,搭建分行业、分区域、专题性的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差异化、针对性、精细化的融资对接协调机制,不断提升融资对接的效率和精准度。
加大“险资入川”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力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以“创业板行动计划”和“四川省省级上市和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为抓手,做实企业上市和直接融资培育工作。推动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规范发展,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到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
主动适应供给侧改革新要求,抓好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防风险和促转型并举,支持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把控去产能过程中的信贷风险,大力支持优质企业和先进产能消化、整合和转移落后产能,积极支持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经营转型和结构升级,及时消化处置风险资产。
另外,将加快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构建与“多点多极”发展战略相匹配的金融体系。争取我省民营银行、寿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开业营运早日获批。做好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工作,提升金融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全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优化投向结构协调信贷与产业政策
提要:紧密结合四川实际,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推进金融改革,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大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四川经济金融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认真落实稳健货币政策,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平稳适度增长,指导和督促全国性金融机构分支行积极向其上级行反映地方实际和发展优势,争取资源倾斜和支持,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广义信贷合理增长,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优化信贷投向和结构,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积极对接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点产业融资需求,推进科技、文化与金融结合,做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金融支持工作。深入推进金融支持扶贫惠农工程。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开展“万家千亿”等诚信小微企业融资培育计划。
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管理,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按照总行部署,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全面推广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成都市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积极做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建立完善金融消费纠纷非诉第三方解决机制。
推进金融服务和管理现代化,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推动支付惠农示范工程,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助力精准扶贫。深入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多应用,全面开展非接受理渠道建设。推进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金融服务网运用,带动数据库不断完善,有效发挥其对融资对接的促进作用。
加大外汇管理改革与跨境人民币工作力度,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支持成都市申报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继续支持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业务,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跨国企业集团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等业务。
四川银监局
坚持稳中求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提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认真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工作任务。
有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全力支持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军民融合示范区等创新载体建设和农民工、川商返乡创业;督促落实支持协议,助力企业加快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大力支持四川“多点多极”、城乡统筹等发展规划。引导支持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建设,促进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综合化、国际化资源和优势,支持川企“走出去”。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精耕细作社区、居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持续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质量、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想办法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政策机遇,加大盘活处置存量低效资产力度。抓好支持帮扶全省88个贫困县5年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重点围绕“四大片区”和“五个一批”扶贫项目实施精准扶贫,鼓励在贫困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并给予监管政策倾斜。努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持续深化银行业改革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战略投资者及民间资本参股中小法人银行业机构。支持认同服务“三农”战略、追求长期投资价值的本地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加快推进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督促省联社切实提升服务能力。推动银行业治理机制改革。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综合排查治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交叉金融产品风险并严防社会金融风险向银行业体系传递,全面防控信息科技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增强风险排查治理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对监管工作的领导融入监管全流程,为进一步提高监管有效性筑牢根本保障。坚决守住纪律底线,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
四川证监局
对接国家部署抢抓战略新兴板机遇
提要:四川资本市场要积极对接国家关于资本市场的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牢牢抓住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机遇,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水平,力争为四川建设经济强省作出应有贡献。
全力推进更多企业登陆沪深交易所市场。截至2015年末,我省有A股上市公司103家,居全国第7位、中西部第1位。另有已过会待发行企业5家,在审企业25家,辅导期企业46家。今年四川证监局将组织交易所、中介机构与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对接,做好辅导培育工作。结合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梳理培育重点企业,抢抓战略新兴板推出机遇。
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引导上市公司结合自身发展战略规划,在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并购重组。支持上市公司股东注入优质资产,实现集团资产资本化、证券化。支持国有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淘汰落后产能。
进一步抓住“新三板”市场做大做强政策机遇。进一步巩固完善小额、快速、灵活、多元的投融资机制,有效支持优质企业、准金融企业在“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融资,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需求。继续支持各市(州)把“新三板”拟挂牌企业纳入省重点办储备项目,配合协同省、市有关部门出台支持“新三板”的具体措施。
引导各类企业积极扩大债券融资。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和广大非上市企业用好各个债券市场和各类债券融资工具。
引导和支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会计师、律师、评估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规范执业和发展壮大,为企业参与资本市场提供高质量中介服务。
加强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协作,严厉打击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违规活动,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四川保监局
强化改革创新
提高险资配置效率
提要:“十三五”时期的保险业要开好头,起好步,关键还是要在改革创新、转变观念上下工夫。
近几年来,四川保险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保费规模不断增长,但保险消费者现实需求和保险机构产品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长远来看,仍制约着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数据显示,2015年,四川保险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68.74亿元,同比增长19.62%。全省保费规模排名全国第5位。全省赔付支出共计407.35亿元,同比增长21.69%,充分发挥了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作用。
2015年,四川保监局推动省政府提出申请并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将四川纳入全国巨灾保险试点范围。截至2015年底,四川城乡居民住房地震保险首批4个试点市州(绵阳、乐山、宜宾、甘孜)的试点工作全部落地,为1.61万户城市居民和4.46万户农村居民提供住房地震风险保障16.96亿元,实现保费收入261.37万元。
在改革创新上下工夫。立足于服务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强化风险管理核心功能,提高保险资金配置效率,更好地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居民住房地震保险和个人税优健康保险试点,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保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改革,切实发挥市场在保险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服务全局上下工夫。进一步发挥大病保险的功能作用,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支持鼓励保险机构调动更多保险资源进入农业农村,使农民更便捷地获取保险服务。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积极争取“险资入川”,盘活用好保险资源。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各项工作部署,更好地发挥保险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势和作用。
在防范风险上下工夫。加强保险风险监测和预警,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强化案件综合治理,切实防控非法集资风险。不断完善监管制度机制,改进监管方式方法,提高保险监管效能,为“十三五”时期我省保险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