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北京政协委员:人口调控城六区是重点 以业以房控人

  • 发布时间:2016-01-22 15:09:00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人口总量控制意味着什么?

  关键词:

  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以内

  严控人口规模。以城六区人口减量为重点,坚决遏制人口过快增长,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推进制造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同步转移,降低产业发展对人口增长的依赖。实施地下空间清理整治行动计划,严禁地下空间散租住人。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违法生产、违法经营等行为,坚决压缩违法生产空间。

  促进人口合理布局。严控城六区人口规模,通过非首都功能疏解、严格控制居住和产业用地规模等方式,逐步降低人口密度。推动城六区以外的平原地区有序承接疏解功能和人口。保持山区人口基本稳定。 ——《“十三五”规划》

  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坚持疏管结合、综合施策,落实人口调控措施,以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坚决抑制人口过快增长。大力整治地下空间和群租房,加强直管公房管理。持续开展“拆违打非”,拆除违法建设1500万平方米。出台实施居住证制度,落实积分落户政策。完善人口综合监测体系,提高人口调控预警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

  点评

  城区调控与五环外

  调控要同步进行

  北京市政协委员 袁济喜

  在疏解的过程中要坚持行政手段和市场调控相结合,要进行谨慎的调研,做好相关配套的接轨,兼顾可能带来的物价上涨等不利影响。疏解是必要的,但要把市场调节的功能做充分。

  另外,在城市疏解的过程中,人口大规模迁往五环外地区,如果不提前预防、采取措施,在这些地区仍然可能出现人口无序膨胀、无序开发、新的灰色产业带形成等弊端。这样一来,老的问题还没解决,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所以在城市疏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统筹兼顾,城区调控和五环外的调控要同步进行,同时要打破地方政府的利益链条。

  疏解城市功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需要顶层设计、统一协调、全面推进,不能顾此失彼。在规划上,要做的更细致一些,同时行动措施不留死角。记者 张蕾

  对话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

  连玉明:城六区是北京人口调控的重点和难点

  北京晚报:北京在十二五期间就提出对人口进行调控,这两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动批外迁等,这些措施是否取得成效?

  连玉明:根据我调研时了解到的情况,北京在人口“增量疏解”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市政府及各区县高度重视人口调控工作,探索形成了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控人、以税控人等多种调控方式,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速由2010年的2.81%下降到2014年的1.71%,四年内人口增速下降了1.1个百分点。城六区常住人口增速由2011年的2.48%下降为2014年1.79%,下降了0.69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北京市及城六区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趋势有所缓解,人口“增量疏解”取得明显效果。

  北京晚报:从2300万的目标看,到2020年北京的人口总量还是允许增加的。但是,城六区的常住人口要下降15%,这对城六区意味着什么?

  连玉明:城六区常住人口要下降,叫“存量疏解”,这个任务难度大、时间紧。尽管北京人口的增速已经在下降,但是人口总体趋势仍是增长。2010年至2014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增加了152.9万人,其中,城六区增加81.8万人,占全市新增人口的53.5%,超过全市新增人口的一半,这表明,城六区仍是北京市新增人口的重要承载区域,也是人口调控的重点和难点。

  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这意味着要实现“十三五”的目标,从2015年开始,北京市全市人口年均增长要低于27万人,而城六区不但不能增长,平均每年还要减少31.9万人。在目前北京市特别是城六区人口总量仍呈现增长态势的背景下,调减人口规模,疏解人口存量的任务十分艰巨。

  北京晚报:要减少城六区的常住人口,目前来看有什么好的办法?

  连玉明:人口永远是跟着产业走的,就业机会是吸引人口聚集的主要原因。第三产业发达是北京产业结构的重要特点,但还存在大量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因此,要从劳动力的供求入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四少一高”产业(用水少、用电少、用人少、用地少、附加值高),通过严格控制和转移过度依赖外来劳动力、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在控制劳动力需求规模和总量的同时,提高劳动力需求层次和质量,进而减少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同时,通过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资源、税收和用工政策措施,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在维护劳动力基本权益的同时,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减少就业岗位。

  除了以业控人,还可以以房控人。对土地、房屋的调控是人口规模调控的有效工具。一直以来,我们在对土地供给量与人口调控、房地产业特别是出租管理与人口调控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特别是目前北京市出租房屋管理基本上处于个体化松散状态,群租房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出租大院、地下空间、农村违法建设中聚集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加剧了人口调控的难度。要从提高土地供给与房屋租赁管理的组织化程度入手,一方面控制土地开发强度、控制房地产发展规模、规范房屋租赁等,控制房屋出售、出租数量,调整城市容量;另一方面坚持多拆少建、只拆不建原则,把更大空间作为生态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从而实现人口规模调控。

  去年年底,《北京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送审稿)》和《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要把居住证作为北京市人口调控的风向标,建立与人口规模调控相适应的居住证管理体制机制,明确界定走哪些、留哪些、服务哪些,有效规避居住证实施后带来流动人口短时期“暴增”风险,对于符合居住证申办条件或者持有居住证的流动人口,要提供更加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记者 杨昌平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