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道不孤单 德不孤行

  • 发布时间:2016-01-17 04:20:17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道德是民族之根,文明之本。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道德如同阳光、空气、水,滋养着中华民族,让炎黄子孙从漫漫长夜里走向黎明、走向辉煌,在生死存亡之际获得新生、永续发展。中华道德所独具的坚硬内核,顽强基因,已深深融入到民族的血脉里。鲁迅说:石在,火不会灭。同样,只要道德在,无论经历什么样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我们这个民族总能在困境中崛起,在危局中奋进。

  道德是国家之基。为政以德,以德治国,这是传统中国治理的根基。以德治国,强基固本,乃是国家、民族长盛不衰,长治久安的良方。《管子·牧民》有曰:“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章炳麟说: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稍稍浏览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史就可知道,封建王朝没落之际,莫不是礼崩乐坏,道德式微,统治者腐朽无德,官僚集团贪婪无度,人心涣散,民意背离。“重莫如国,栋莫如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道德的支撑,那就如房屋缺了栋梁,必定是墙倾垣颓,大厦将危。

  纵观历史,我们这个民族在每一个关键之处、每一个挫折时刻,都深深地刻着“道德”二字。近代以来,中国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困之局,面临着亡国灭种。尤其是抗日战争,这是民族历史上的大悲壮、大苦难,也更是民族精神的大觉醒、大挣扎、大振作。从政要到平民,从军人到妇孺,无数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中,不屈不挠者大有之,以身殉国者大有之,埋头苦干实干者大有之……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撑起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雷锋、焦裕禄等闪耀在新时代的道德星空图上,他们是德之楷模,国之栋梁。

  古语说:人若无德,与禽兽何异。假如人类失去了道德,人类将走向自我毁灭。殷鉴不远,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种族灭绝,南京大屠杀的惨绝人寰,都是血殷殷的教训。是的,道德的星空也会满布雾霾蒙尘,甚至遭遇狂风暴雨,从而减弱它的光芒。然而,无论怎样,道德就在那里,它总能刺破阴霾,在最关键的时候发出熠熠光彩。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快速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必要的束缚被解构,一些必需的秩序被混乱,一些必然的准则被打破,不道德的声音和行为尘嚣泛起。但是,社会无论经历怎样的变迁,道德不应也始终不会失去它在人间的位置。

  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而道德是为人之本,处世之基。范晔在《后汉书·崔实列传》里说: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西方哲语亦云: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如同食物之于身体。两者都不约而同地把道德的教化与修养比作精神的食粮。法律、刑法、准则等都是药石,而人是不能靠吃药来维持生命的,因而它们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今日之中国,欲民族复兴,首在立人。立人之道,首在立德。这个“德”,不是假仁假义,不是作秀与点缀,不是“吃人”的虚伪的“道德”,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理想追求,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信仰,是“为天下之忧而忧,为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是舍我其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是“修齐治平”的道德实践和人生磨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刘成德,青年时代从军,在怒海狂涛中救下14名战友,雷锋赠言称他为“永远学习的好榜样”。多年以后,他转业、退休,从不把过去的光环顶在头上,而是数十年如一日,走雷锋之路,行成德之道,不以善小而不为,在平凡中坚守,成了“学习雷锋的好榜样”,成了当代活雷锋!而他从来认为这只是自己的本分,是为人的本性。道德没有大小高下之别,只要抱有善念,不舍善行,人人皆可圣贤,人人皆可舜尧。

  道不孤单,德不孤行。

  道德的星空,长空无边,星星无数,总有一颗感动您,总有一颗鼓舞您,总有一颗给您心灵的慰藉,总有一颗使您明净,总有一颗给您力量。仰望道德的星空吧,星空不空。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