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直击行业和农民需求痛点

  • 发布时间:2016-01-14 07:33:16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见习记者周鹏飞

  一个农业互联网联盟,上线7个月即“网遍全国”,业界瞩目:在22个省/直辖市,拥有400多家县级加盟经销商、一万多家加盟店,开发和培训PCA(植保顾问)一万多人,服务农户超过1000万;旗下金融平台——农发贷,农业授信额度超18亿元,扶持耕地经营面积600多万亩。

  “田田圈”这个“互联网+农业”的“新秀”,如何后来居上?近日,记者走进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探究“田田圈”的成长之道。

  把切实为农服务作为根本发展思路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业面临巨大机遇,互联网一定是大三农最好的效率提升工具。过去我们致力于做好农药产品和用药指导,现在要用互联网更好服务大三农,‘田田圈’为新农人而生。”诺普信集团董事长卢柏强对记者说。

  记者发现,以为农服务为核心的底层思维,让“田田圈”走出了一条“非主流”的互联网道路。为什么说它“非主流”?在农业互联网被看做“香饽饽”的当下,优先做网站流量、扩张速度、企业利润才是“主流”。然而,“田田圈”在核心经营理念、运作模式和业务内容的设计上,却以服务为根本导向,把农民在生产中的痛点和需求放在首位,思考如何实实在在地为农民解决问题,功利性目的被排在了后面。“干农村的事,一定是要做好服务。”卢柏强向记者反复强调这一点。

  诺普信研究院院长李广泽博士告诉记者,在欧美国家,拥有PCA&CCA(作物植保专家)的农技服务人员是植保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成立“田田圈”的初衷,是做出一个强有力的为农服务平台。

  河南孟州市邦园植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田田圈”加盟经销商,公司总经理李红燕向记者坦言,以前公司基本只是销售农资,技术服务力量薄弱,为营销而搞的指导和服务,基本都是蜻蜓点水。但加盟“田田圈”后,公司发生了很大变化。邦园植保半年组织了几十场培训,聘任专职和兼职PCA,发展会种地的“田哥”、“田姐”,技术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以前都是销售员做服务,现在我们光是专职PCA就有5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农业大专生8人,农艺师4人,土专家4人。服务能力提上去了,销售额也翻番了,今年达到了7100万元。”李红燕从服务导向的“田田圈”模式中尝到了甜头。

  贴近农村实际和农民痛点制定战略

  “多年来,我们坚持把到农村开农民会,做技术推广,作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来发展。”卢柏强对记者说。

  诺普信做农药,坚持走进农村、深入农业、贴近农民的战略,这使其广受农民好评,连续多年获评《农民日报》主办、由农民读者投票评选的“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药品牌”。“田田圈”底层思维的发展战略,承继自母公司诺普信。

  “农村互联网不同于城市互联网,与互联网巨头相比,‘田田圈’是有料的,那就是诺普信20年沉淀下来的优势基础资源和服务大三农的能力。”卢柏强表示。

  记者在农村采访时了解到,多数农民不能有效利用互联网,电脑和智能手机也主要作为娱乐和通讯工具。对于农民而言,线上推广的意义远不如线下的地面推广。此外,农资产品对使用方式的科学化、精确化要求也在提高,如果互联网电商服务能力欠缺,仅仅是价格上的优惠,农民不会买账。“田田圈”注重地推团队建设和技术服务能力培养,适应了农村互联网的特点。

  当下,获得廉价高效的农资产品,得到准确科学的技术服务,是农民真实的渴求。农资市场价格混乱和鱼龙混杂,技术服务的欠缺和滞后,构成了我国农民种地的痛点。针对这种现状,“田田圈”以需求为导向,直击农民痛点:门店提供优质低价农资产品,汇聚大批作物专家和作物达人,线上线下为农户提供专业的服务;“田田圈”作物圈以作物品种为单元,连接相同作物种植者、专业PCA、“田哥”、“田姐”,使种植圈、服务圈、生活圈实现圈圈融合。

  搭建互助共享平台化解电商“水土不服”

  对于“田田圈”的定位,卢柏强这样概括,“这会是一个实现开放、互联、共享的农业信息、商品、人才、物流、金融平台。‘互联网+农业’是个万亿级的市场,‘田田圈’要帮助新农人抓住其中的机会,创业创富。”

  据了解,目前的“田田圈”已经整合了几千种优质产品,融集了十几亿资金,连接了数百家企业,汇聚了几万名一流技术服务人才。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互帮互助,共用共享全国各地的信息、产品、资金、技术、智慧。

  记者发现,在“田田圈”这个平台上,农民可以买到低价实惠的农资产品,享受技术服务,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对于农业专家、种植能手,则能够通过提供服务,让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变现;好企业的好产品,推广的效率提升,销量和利润增加;经销商在这里卖农资,也避免了压货、赊账;社会中的闲置资金,投到农金圈里,年化资本收益率近10%。

  互联网的力量强,但在“三农”中用好互联网并不易;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多,但过程中的竞争和风险也大。“田田圈”在“互联网+农业”的探索中,构建了以“为农、服务、入村、互助”为核心的互联网底层思维,化解了互联网进农村的“水土不服”,提供了一种发展农业互联网的模式。

  “我们认为干‘田田圈’大三农互联网的路子是对的,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业不再落后,农民无比幸福’美好愿景一定会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实现。”卢柏强这样对记者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