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发力农业供给侧改革 专家建议政府补贴和农业保险并举

  • 发布时间:2015-12-30 11:30: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央广网财经12月29日消息(记者 陈进)在25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首次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2016年和“十三五”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指路。

  永安期货北京研究院院长张逸尘认为,应改变现行的政府补贴方式,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将政府补贴向下游乙醇和酒精等应用领域倾斜。

  张逸尘还指出,“出台农业保险”,通过市场手段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对于去库存和转变粗放经营模式有显著作用。

  中国社科院编审邢东田表示,中央号召农产品去库存,希望借此盘活经济。“如果做好规划,可以借此调整农业结构,但如何做好,需要下点功夫。”

  短期去库存形势严峻

  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提“农产品去库存”概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产品价格改革得以不断推进和深化,到2004年国家层面全面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但与此同时,也建立起了包括“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农业补贴、进出口调控“等措施在内的以市场化为基础的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

  上述体系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却也因调控政策倾向于计划手段,导致政策对市场的扭曲作用过大,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负担,同时割裂了农产品流通环节和加工环节的途径,导致国储库存居高不下,企业无粮生产,生产亏损和补贴失效的局面。

  “国内粮食价格高于世界水平,在大丰收的前提下,大量低价农作物涌入国内市场,而政府不得不以较高价格收储粮食,这就造成了库存过高,”张逸尘说,“政府托底收购并未让农民获得实际收益,事实上,随着化肥和农药价格的不断提高,机械化耕种成本提升,农民增产却并未增收。”

  张逸尘认为,由于各种农产品价格处于联动状态,短期内,农产品去库存形势比较严峻。

  专家建议“农业保险”和“互联网+”并举

  会议指出,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进口价格,而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种种因素造成了农产品高库存局面。

  张逸尘认为,出台“农业保险”,更多的用市场手段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对于去库存和解决粗放式经营有着显著作用。

  “国家层面来看,出台‘农业保险’,通过保险减少自然风险和价格风险的损失;社会层面,以粮食收购站和农业合作社为主体实施的多种定价策略组合,农户通过签订不同的订单从而采用不同定价策略,再由粮食收购站或合作社进入期货市场对冲价格风险。”

  2013年以来,永安期货旗下子公司与吉林长岭云天化农业合作社合作实行了“订单+期货+场外期权“的套期保值模式,用市场手段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据介绍,“订单+期货+场外期权“模式,是农户与合作社签订保底订单,锁定粮食销售价格,享受保底收益。在此模式中,农户由于签订了保底订单,规避了销售价格变动的风险,保障了其种植利润,风险转移至合作社;合作社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对销售风险进行规避。

  中国社科院编审邢东田认为,在创新农业生产结构和调整农业生产方面,“互联网+”是一个思路,使用得当,会有积极作用。“决不食品安全工程”发起人王义昌认为,“互联网+”不仅能够促进产销对接,更能够直接实现消费者对农产品、食品生产过程的直接监督,还能够直接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

  政府补贴向应用环节倾斜

  接受央广网财经记者采访时,张逸尘表示,农产品去库存可以从农业补贴方面做文章,“当前,政府的农业补贴多在化肥和农药方面,一定程度上也抬高了农产品价格,”张逸尘说,“可以参照国外成功模式,政府补贴往乙醇和酒精等下游应用领域倾斜。”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指出,农产品供给侧改革要从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

  邢东田认为,农产品去库存,要同时解决价格与价值背离问题。“当前,国内的农产品价格不合理,与价值严重背离,这是我国农业包括“库存”问题的关键所在”,邢东田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