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检徽耀三疆
- 发布时间:2015-12-28 07:33:13 来源:吉林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大项目频频落户,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近年来,珲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城逐渐蜕变成投资新热点和旅游目的地。在我省提出“举全省之力支持珲春发展”的新形势下,职能部门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如何创新服务于这座拥有四个国家级口岸的城市?如何紧跟驶入快车道的珲春市的步伐?
先行先试,勇于创新,服务前移……珲春检验检疫局吹响了冲锋号,大刀阔斧地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晴天一身土,雨天水中站,吃住在农家,艰苦第一线。”这是几年前珲春检验检疫局口岸办公环境的真实写照。
如今,干净整洁的出入境大厅,先进一流的仪器设备,饱满昂扬的精神面貌……随处可见的新气象让口岸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举全省之力支持珲春发展、赋予珲春地级市管理权限的发展机遇下,珲春检验检疫局先行先试,积极创新,与联检单位共同探索联合查验、进出口货物一次查验通关等新模式。同时,通过主动对接政府规划,服务农业“走出去”等举措,促进珲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珲春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作用。
提升口岸服务能力
打通东北亚出海大通道
11月16日14时23分,伴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煤炭的俄罗斯列车缓缓驶入珲春铁路口岸。随着这列火车的进站,今年珲春铁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突破百万吨大关,同比增长300%。
记者在该口岸看到,工作人员身着厚厚的棉大衣,冰天雪地中脸冻得通红。他们身姿矫健地穿梭于一节节车厢之间,对货物进行检疫查验。
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珲春检验检疫局车站办事处副主任郑国栋对记者说,与几年前相比,该口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条通往俄罗斯马哈林诺的铁路从2013年8月起实现常态化运营,这之前,时断时续,有时候几个月才进来一列火车。”
今年8月份开始,珲春铁路口岸平均每天有两列火车入关,最多时每天进来四列。郑国栋表示,如今进出口货运量突破百万吨大关,与珲春检验检疫局的服务能力提升有着密切关系。“煤炭是铁路口岸第一大进口品种,份额达75%。为了保证煤炭进口,我局提前到俄罗斯产地采样,将实验室检测与风险分析相结合,加快进
境后验放速度。”郑国栋说,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通关效率,更减少了企业退货的风险,受到当地企业的青睐。而今,铁路口岸从单一的煤炭进口增加到铁精粉、木材、液化气等多个种类。
同时,在口岸推行“一站式”通关服务,让旅客切身感受到便利。记者在圈河口岸实地采访时看到,旅检大厅利用“一机双屏”开展旅客携带物查验,检验检疫和海关两个部门同时办公,减少了旅客行李开包次数,通关全程只需几十秒。
不仅如此,圈河等口岸相继建起了一体化查验场,通关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过去,出入境车辆通道里分别有海关、边检、检验检疫的三道横杆,车辆一杆一停,司机下车后还要到三个办公室办理手续。检验检疫与其他两个部门商议,将“三停两掏”变成所有联检部门“一次申报、一次开箱、一次检验”。如今,三道横杆只剩下一道,办公室也打通了。记者采访当天,在珲春经营一家海鲜店的李伟男从朝鲜运回来两车海鲜。他说:“过去开三次箱验货需要20分钟;现在三个部门一起来,5分钟就完事了。”
随着进出口过货量和出入境人员数量“井喷式”增长,加上毗邻国家疫情复杂,御疫情于国门之外的责任艰巨而繁重。对此,珲春检验检疫局加大设备、资金投入,充实卫检、动植物检疫人才。为了获得准确的监测结果,监测人员入深山、进林地、蹚溪流。汽车无法通行,他们就蹚水寻路,冒雨跋涉,一块一块地查、一垄一垄地找、一棵一棵地看。口岸人员“慧眼识疫情”的能力不断提高。
主动出击服务前移
让企业百姓都受益
地处珲春市西南部的板石镇孟岭村是东北三省最大的含硒苹果基地,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全村苹果种植面积达到500公顷,实现苹果产量1000吨。这看似喜人的数字却成了村书记李
虎植的“心病”。
“国内市场销售份额有限,当时我们面临着大量苹果砸手里的危机,合作社里180户农民整天干着急。”李虎植对记者说。
珲春检验检疫局听说孟岭苹果滞销的消息后,主动联系村里,打算把这些苹果出口到俄罗斯。然而,当时已经是10月下旬了,出口果园和水果包装厂事先并未取得检验检疫备案,不符合出口要求。
为了破解出口难题,珲春检验检疫局一方面争取吉林检验检疫局支持,同时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一方面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由主管局长席家文带领植检科、技术分中心专业人员深入到果园现场进行调查摸底,并抽取了代表性样品进行农残、重金属等检测。
“正常16个检测项目需要1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我们技术人员加班加点,仅用了3天,帮助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并为孟岭村减免了7000余元检测费用。”珲春检验检疫局植检科科长谭立新说。2014年,首批15.85吨苹果成功走出国门,也实现了珲春地产苹果出口俄罗斯零的突破。目前,该局正在积极推动珲春含硒苹果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
记者在珲春检验检疫局通关科报检大厅看到,多名企业报检员正在办理通关报检业务。珲春兴家地板有限责任公司贸易部工作人员宋晓鑫说,多年来自己一直和检验检疫局打交道,从中受益良多。
“企业对于国内外的政策和实际要求了解不够及时,有时出台优惠政策我们也不知道。珲春检验检疫局经常主动找到我们,给我们解读政策,这样我们和客户谈订单的时候也有了优势;还积极帮助我们和国外对接,真是帮了企业大忙。”宋晓鑫说。
严守国门服务地方
敲响先行先试强音
珲春市是一座拥有四个国家级口岸的城市,一座集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中俄互市贸易区“三区”于一身的城市,一座优惠政策叠加、赋予“先行先试”权利的城市。
如今,珲春成为国内外企业投资新热点,光是贸易方式就多达十几种,检验检疫工作中出现了原来文件上没有的新贸易类型。针对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敢用、其他直属局的办法不适用等问题,珲春检验检疫局紧密结合当地的特殊环境、口岸类型,在跨境合作、陆海联运、关检合作等方面找到了突破口,摸索出了“俄、韩、朝检验检疫交流合作”、境外预检与现场查验相结合、风险评估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科学有效的监管新模式,解决了海捕水生动物进境审批、服装企业“出料加工”等一系列地方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受到广泛好评。
随着珲春市对外开放水平越来越高,相邻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有越来越多的居民来到珲春旅游。国人也对毗邻的俄罗斯、朝鲜充满了兴趣。圈河口岸办事处主任张巍告诉记者,5至10月是旅游旺季,高峰时期一天就有3000多游客出入境,口岸工作人员“5+2”、“白+黑”的工作模式是常态。
下一步,珲春检验检疫局将继续推动先行先试,积极服从和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大力支持珲春综保区(出口加工区)等对外开放特殊功能区建设;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分类管理监管制度,执法稽查、进口质量评价和考核机制,改进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推进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等。
天寒地冻的北国冬日,来来往往的车辆和游客在口岸出境、入境,好一番热闹的景象。有着“国门卫士”之称的检验检疫人不畏严寒、干劲儿十足,用他们灿烂的笑容和热情的服务,为旅客送去阵阵暖流。“大家拧成一股绳,为的就是服务于人民,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看着珲春发展态势这么好,我们心里乐呵!”珲春检验检疫局局长田垚说。
(本栏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