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李毅中: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问题较突出

  • 发布时间:2015-12-22 06:51: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沈 慧  责任编辑:罗伯特

  研发的目的在于用,唯有将产学研用结合,改进完善体制机制,抓好国家、行业、企业3个层面的科技攻关,将研发成果从论文评奖中解放出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才能让科技创新更好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关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有不同的统计版本,30%是高估的数字,这相比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0%不算低,但发达国家这两个指标都在60%至70%。”在12月21日举行的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这样表示。

  李毅中说,目前,我国已掌握了不少行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但这些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而国际公认发达国家的技术对外依存度小于30%。尤其在一些高端产品的开发方面,70%的技术要靠外源技术,于是便有了这样的结果:当前重要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关键新材料80%依赖进口。

  科技成果转化率、贡献率有待提升只是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研发投入依然不足,使用尚待改进。”李毅中说,我国研发投入逐年增加,2014年占GDP比重达2.1%,可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比如北欧一些发达国家其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3%至3.5%。我国研发投入绝对数虽大,总额超过1.2万亿元,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问题较为突出。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0.9%,发达国家企业的这一比例平均为2%。

  众所周知,行业不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会有所不同。不过,根据36个工业行业的相关统计数据,企业研发投入高于平均值的只占约三分之一。而与国际同行相比,一些优秀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已接近,但还有差距。“如华为的是8.9%,微软是14.6%;东风汽车为2.1%,日本丰田为3.6%,德国大众为5.2%。”李毅中举例说。

  在李毅中看来,鼓励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不顺畅问题也不容忽视。他表示,一些科研人员反映,有些成果在国内不受重视,有的不得已先转到国外,然后再回国内,曲线迂回;一些国内专利得不到有效保护,成果转化得不到应有回报,这些现象都妨碍了科技创新。

  新形势下,如何让科技创新更好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李毅中认为,研发的目的在于用,唯有将产学研用结合,改进完善体制机制,抓好国家、行业、企业3个层面的科技攻关,将研发成果从论文评奖中解放出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才能更好实现这一目标。

  “具体来说,首先要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新技术、关键技术进行转化、固化,形成行业企业的基础工艺、制造技术、工程设计和生产装备,让每一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都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李毅中表示。

  其次,要继续做好行业共性技术攻关。“行业联合攻关突破共性技术,这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各种原因弱化了。”李毅中解释,因涉及商业机密,同行企业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既浪费了资源,又耽误了时机,“新时期仍要发挥行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作用”。(经济日报记者 沈 慧)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