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合力助推西藏农牧业实现绿色发展

  • 发布时间:2015-12-21 10:00:00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农牧业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民生产业。西藏现有317万人口,其中74%以上居住在乡村,农牧区占全区总面积的90%以上,在第一产业就业的人数占全区就业人口比例达43%多。所以,农牧业是西藏农牧民主要收入来源和主要就业渠道,农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西藏广大农牧民民生的改善、农牧区的稳定。

  西藏农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自中央建立“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支持西藏发展的政策以来,农业部以及各对口援藏省市、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不远万里到西藏基层调研,给予现场指导,不断加大对西藏农牧业发展的援助支持力度,有力促进了西藏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不断发展。

  一是农畜产品供给能力有效增强。2014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97.97万吨,连续16年保持在90万吨以上,肉类产量28.62万吨,奶类产量34.06万吨,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均有较大增长。

  二是农牧民收入快速增长。2014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59元,比2010年的4123元增长了78%,自2003年以来连续12年以两位数增长。

  三是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快速提升。到2014年末,全区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44%,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全区农业机械化三项作业综合水平达到57.5%。

  四是农牧业新型经营体系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区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地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21家,组建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2937家。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农业援藏工作不断加强密不可分。截至2014年底,全国农业系统对口安排援藏干部和专家145人次,农业部组织接收西藏农口部门挂职锻炼干部21人次,培养农业推广和兽医硕士50余人。农业部支持西藏培训农牧战线干部和技术人员近2000人次,培训农牧民群众6万人次。援藏干部和专家把西藏当故乡,全心全意投入西藏农牧事业,成为西藏农牧业和农牧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西藏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防抗灾能力弱。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不足三分之一;天然草场围栏面积不足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0%,可灌溉草场面积不足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人工饲草料基地、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等建设严重不足。

  二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严重不足,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牧业科技人才仅占全区人才总量的13%,尤其是基层农牧科技人员极其缺乏,并且90%以上是大专以下学历。

  三是产业链条短,产业化程度低。2013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31.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大部分特色农畜产品停留在出售原料和初级加工品阶段。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程度低。

  四是市场发育不全,社会服务体系落后。西藏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市场对特色产业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以信息化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尚未形成,远远不适应将西藏农牧特色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的需求。

  着力推进农业援藏工作应把握好几个重点

  一是在农牧业发展特色上下功夫。西藏独有的自然环境所生产的农畜产品多具特色,且无污染、绿色、有机,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把发展重点向青稞、牦牛、藏系绵羊、藏猪等优势领域和产业倾斜,不断扩大特色产业规模,注重打造和保护一大批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品牌。

  二是在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上下功夫。2014年西藏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要不断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的大联合、大协作,大力加强新技术、新成果的展示、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努力走出一条集约型、生态型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三是在农牧产业链条延长上下功夫。目前应将工作重点向产业链条延长方面倾斜,向与农牧民增收有直接影响的领域倾斜。要充分发挥好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充分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大力拓展种养业向产前、产后前延后展,最终实现农村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牧民收入增加。

  四是在促进农牧业干部人才能力提升上下功夫。加速西藏农牧业发展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要大力增加人才援藏的规模,不断加大技术援藏、科技援藏等智力援藏的力度。采取田间学校、科技特派员一对一帮扶、农技人员传帮带等多种形式,逐步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牧民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五是在做大做强“草”文章上下功夫。西藏天然草场平均每亩产草量仅为20~30千克,平均载畜量约为30亩一个绵羊单位。所以草业仍是短板,应予以更大的支持力度和给予特殊的扶持政策,加大退牧还草、人工种草等工程实施力度,不断完善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促进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六是在与西藏当地发展需求结合上下功夫。西藏120多万平方公里,地域辽阔。要下大力气深入不同地区对重大领域、重点产业、重大政策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把扶持的工程项目资金与受援地区的特殊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以及农牧业生产、农牧民生活条件需求等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七是在工程项目后续指导服务上下功夫。在扶持的援建工程项目中,需要援授双方双管齐下,一方面西藏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制度;另一方面对口支援的农业部门应更加注重项目后期运行管理的服务和指导,确保工程项目建设一个、运行一个、发挥作用一个,确保资金发挥应有效益和作用。

  做好农业援藏工作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支持西藏农牧业发展具有时间长、力度大、涵盖面广、支援方多等特点,因此在工作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输血与造血的关系。西藏从封建农奴制一步跨入社会主义制度,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输血”必要,但通过适量“输血”增强“造血”机能更为重要。在研究论证支援工程项目时,不仅要注重解决西藏农牧业自身做不了的事情,更要注重西藏自身发展能力的培育。

  二是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由于西藏条件十分艰苦,农牧系统招不进人、留不住人问题尤为严重。要加大对西藏本土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增派专业技术人才到西藏各级农牧部门尤其是县乡基层挂职,以及选拔西藏农牧系统骨干人才“走出去”重点培养等多种途径,真正打造一支能扎下根、能用得上的干部人才队伍。

  三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西藏市场化程度比较低,市场机制作用还发挥不充分,在援藏工作中更多体现了政府的作用和力量。但在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还要逐步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工程项目不但能够建设起来,更能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工程项目长期产生效益。

  四是眼前与长远的关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长期建藏的工作方针,全国农业系统要牢固树立长期援藏、长期建藏的思想。一切工作从长计议,一切措施具有可持续性,既要立足当前,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更要着眼长远。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厅,作者系农业部第七批援藏干部)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