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打造“空中安全线”

  • 发布时间:2015-12-21 08:31:2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38岁的朱挺,现任上海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机辆技术研究室主任。16年来,朱挺与他的团队在中国高铁接触网检测技术等领域摘取多项科技创新成果。他被授予 “上海市十大职工科技创新英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全国铁路学习型职工标兵、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和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1999年8月,朱挺从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毕业,胸怀大志来到上海铁路局科研所。

  当时,我国铁路采用的是接触式检测。这种检测方式,受限于列车的行车速度制约,无法系统有效地监测接触网完整状态,会给列车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当时这项检测技术在国内是空白,全世界只有德意日少数几个国家掌握。

  “技术创新慢一步,远离市场千里路。怎么办?”从那时起,朱挺决心挑战这个世界性难题!

  着手研究铁路接触网技术,这对刚出校门的朱挺来说是陌生的天地。没有资料,他下决心从“0”起步,向高校老师和科研所老前辈求教,带领科研团队独辟蹊径,走一条利用影像处理技术进行检测的科技攻关之路。

  6万元,是朱挺当时得到的第一笔科研经费。他买来2台CCD高速线阵列摄像机,在实验室内架设接触网模拟试验平台,通过三角立体测量法对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实时模拟处理。他采用逆向设计思路,采取“面打光,线采集”的办法,就是通过向接触线打光,再用高速CCD相机采集接触线底面的反光,然后进行图像数据实时分析处理。这完全不同于国外采取的“线打光、面采集”办法。

  在经历无数次痛苦煎熬后,朱挺终于研制成功了“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系统”。随后,他研发了适应时速80公里轨道车、120公里专用检测车、160公里客车车体、380公里动车组车体等速度条件下的系列车载“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被科技部等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这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改变了我国接触网检测采用人工断电抽样测量或升弓接触式检测的传统方式,使我国铁路接触网检测有了更为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这项成果获国家发明奖和实用新型专利。那时,年仅31岁的他,被上海铁路局破格评为高级工程师。

  “赶上了铁路大发展的快车,我不想错过难得的机遇。”朱挺先后参与国家“863”重点项目,主持完成多项原铁道部、上海铁路局重点课题,多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重要专业学术论文多次在《都市轨道交通》《计算机应用》等刊物上发表。他带领研究团,在自主创新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GDXJ-1型车载智能轨道巡检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安全状态的监测系统研制”、“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4C)”等重点科研成果的诞生,为我国铁路“空中安全线”提供了保证,也洞开了无比宽广的市场大门。

  近年来,朱挺与研究团队的精英一起,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中的“接触网安全状态的监测系统研制”研发工作。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安装在既有运营车辆上的特殊要求,克服各种困难,研究设计新的技术方案,首次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设备在运营状态下的在线检测,在2014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成果验收。该成果的成功开发,打破了地铁传统的天窗人工检测的繁琐作业模式,为电力客车实时运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此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朱挺事业上取得成功,引起社会的关注。许多企业花高薪聘请他,都被婉言拒绝了。

  “我是铁路职工,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组织上培养和团队奋斗的结果!”朱挺说:”我热爱铁路事业,奉献铁路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动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