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外学者政要:展望“十三五”重在了解中国经济的“特殊体质”

  • 发布时间:2015-12-15 08:59:55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程云杰)面临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压力,中国能否在未来五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外学者与政要们认为,准确预测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潜力离不开对中国经济“特殊体质”的把握。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14日在出席2016网易经济学家年会时提出,中国是具有特殊经济体制特点的国度,有几个特质是在中国之外的土壤上是找不到的。

  “最突出的特质就是目标非常明确。”高培勇说。随着“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提出,很多人都清楚中国未来五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底线是6.5%,讲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的目标大概就是82万亿,这是非常明确的目标,大家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他说:“其次也没有哪个国家会像中国这样有一个独特的举国规划体制。仅就‘十三五’规划建议稿的起草而言就凝聚了很多人的智慧,围绕经济发展指标的制定举行了各类研讨会,这在其他经济体中是很难看到的。”

  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也赞叹中国在经济发展目标上的远期规划能力。他说,确实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在过去三十年取得这么辉煌的成绩,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倾举国之力对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划。

  布朗认为,“十三五”规划建议把握了创新经济、绿色经济、开放经济和教育的关键点,是中国人向实现“中国梦”迈出的重要一步。

  “应该说保持中高速的经济增长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大前提,所有其他目标都以此为基础,因此这个经济增速目标一旦确定,就不会有多大的回旋余地,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如何释放潜力。”高培勇说。

  他认为对中国经济潜力的过度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中国经济的“特殊体质”还表现为它具有广大的市场。

  “如果说北京的发达水平已经相对比较高了,但是只要走出北京向西走下去就会发现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依然巨大,这说明中国还有的是广大的投资需求和投资的市场。”高培勇说。

  针对投资在未来五年能否发挥更大作用的质疑,高培勇指出,为长远发展考虑,中国正在进行结构性改革,从需求方拓展到供给侧,而结构性改革本身是需要既有增量调节,又有存量调整,在这个过程当中本身就是投资的巨大市场。

  “把握了这些特质,就会发现投资仍旧是支撑中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也有条件和空间来支撑投资的进一步增长,只不过这种增长的规模和方式可能要和过去三十年有所不同”,他说。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指出,中国至少在四个方面的巨大潜能还没有释放出来,具体来说包括人口质量的红利、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解除管制、打破垄断,让全体国人都能够得到平等发展的潜力、全面开放的红利以及万众创新的潜力。

  他认为,这四个方面的潜能足以支撑中国未来经济成长的空间。

  与会专家认为,更为关键的在于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共识,正在改变以周期性波动的思路来解决问题的传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通过供给侧改革等策略寻求长期性解决方案的重要性。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