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将艺术家基因融入绘画、雕塑和其他艺术作品

  • 发布时间:2015-12-12 04:29:24  来源:文汇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何佳康

  DNA标签并非直接取自艺术家身上的细胞,而是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DNA细胞,这种独一无二的DNA“签名”将在每件作品中呈现唯一性。

  艺术市场中越来越多的赝品,让画廊、拍卖行、鉴赏家、投资人头痛无比,却又无计可施。艺术家只用画笔在作品上签名来防他人伪造的做法,已经在很多年前就过时了。如今最新的流行是“DNA签名术”——通过在每件作品中植入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DNA细胞,并且提供在艺术品和数据库之间的密码链接,由此确认作品的真伪。这一诞生于纽约大学的新技术目前正处在推广阶段,因为不是每位艺术家都愿意接受这一服务。

  这一神秘的“DNA签名术”诞生于位于纽约大学“全球创新中心”。据校方说他们已经得到了来自ARIS产权保险公司投入的200万美元研究发展基金,这家保险公司专门从事艺术品方面的相关业务。ARIS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劳伦斯·辛德尔表示:“我们将这项技术看做一个保险的、安全的、隐形的解决方法,艺术家和收藏家们都可以接受。我们的目的是要在艺术市场中剔除那些不确定的危险因素。”

  “全球创新中心”一向以他们专门研究和发展的生物工程、加密和纳米技术著称。两年前,这个中心的实验室中开始了一项新型防伪技术的研究,这就是如何将复杂的DNA分子融入绘画、雕塑和其他艺术作品中。

  2011年,曼哈顿声誉良好的科德勒画廊卷入了艺术赝品的丑闻,它曾经涉嫌出售了十几幅伪造的名家作品,这一事件极大地打击了买手、艺术品收藏家和艺术家们的信心。“艺术品认证工作几乎已经进入了冰河期,”“洞悉艺术赝品”网站的柯莱特·洛儿说,她是“DNA签名”项目的专业顾问。柯莱特·洛儿认为,依赖主观条件进行的专家鉴别,或者个人鉴赏力的判断,已经远远不足以完全证实作品真身了,尤其是那些赝品高手的伪作。因此,那些历史悠久、源于主观判断的鉴别方法正在逐渐失去说服力。目前这一行业最最尴尬的事就是,由于担心赝品制造者功力卓绝让自己“看走眼”,策展人和独立鉴赏家面对鉴定请求越来越谨小慎微,有些人干脆拒绝对艺术品进行独立认证。

  在“全球创新中心”发明的方法中,艺术作品在成型阶段就将被植入人造DNA——因为考虑到艺术家的隐私问题,而且由于一个人的DNA完全可以被偷盗后植入作品、从而破坏这一标记的权威性,植入作品的DNA标签并非直接取自艺术家身上的细胞,而是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DNA细胞。这种独一无二的DNA“签名”将在每件作品中呈现唯一性,并且提供在艺术品和数据库之间的密码链接,由此建立起艺术作品信息的权威性和一致性。DNA的细节可以通过扫描获得,只要有人希望在艺术领域验明作品的真身。

  纽约大学的研究者表示,目前他们已经与30多个获得世界范围认可的档案库、基金会和博物馆签订了合同。最快到明年,这些艺廊和博物馆就能提供“DNA签名”服务——艺术家和作品收藏者们将通过购买一种标签应用这些DNA技术,研发者预估这一标签的售价大致在150美元左右。一经应用,DNA将以分子形式渗入作品,因而,移除标签也无法消除作品中具有法律效力的标识。

  那些潜在的艺术品买卖者们也可以通过DNA代码检验作品,确认这些作品是否被偷盗过。这么一来,就可以阻止画廊和拍卖行让这些“黑货”复活后再次拍卖。支持者们认为这一技术至关重要,因为应用标签并不会对作品本身产生任何影响。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