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长远,八年治太的江苏探索
- 发布时间:2015-12-09 07:32:27 来源: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太湖实现8年安全度夏!对比8年之前的太湖水危机,我们深深感到,“太湖水质明显改善,富营养化程度由中度变为轻度,连续8年实现‘两个确保’目标”的成绩来得殊为不易!
为“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8年时间里,江苏沿湖各地及省环保、水利、住建、农委、太湖办等相关部门联合持续发力,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团结协作、狠抓落实,太湖水质得以明显改善,富营养化程度由中度变为轻度,标本兼顾、沉着应对,在应急防控情况年年有变的情况下年年求得安稳,出色完成了国家交予的近期治太任务。
江苏的治太之路,既立足当前,每年都扎扎实实抓好调水引流、蓝藻打捞、生态清淤、安全保供等“应急防控”的各项工作;又着眼长远,加强污染源头治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生态修复和建设力度,在“治本”上作了多种探索。
调整升级
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
地处太湖上游的宜兴,长期背负着“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压力。
8年来,宜兴人“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日益递进。为了彻底告别“以环境换增长”旧模式,该市连续多年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业扩张,深入开展小化工、琉璃瓦、水泥机立窑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已累计关停并转化工企业514家、琉璃瓦企业324家、“三高两低”企业10家、蓄电池企业25家,化工产业经济比重从20%下降到12%。
劣质产业的退出,不仅优化了生态环境,也为大批环境友好型产业腾出了空间。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是宜兴新兴产业的“后起之秀”。在纤尘不染的车间内,从德国引进的6条高性能灌装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在空中挥舞的机械手臂,把一箱箱生产好的红牛饮料码放得整整齐齐。这家开业仅一年多的企业,去年实现年应税销售18.7亿元。
目前宜兴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三足鼎立”的现代产业格局基本成型,高端电缆、节能环保、新能源、光电子、新材料“五大新兴产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已超50%。宝钢、国电、东方电气、保利集团、苏宁环球、万达广场等实力名企先后落户,与清华、南大等一批著名院校相继“牵手联姻”,各类高端创新人才纷至沓来……“以产业升级促进环境升级”的宏图,正在宜兴变成现实。
去年,苏州制定实施了“关停不达标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改善生态环境三年专项行动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淘汰2000多家落后产能,通过“腾笼换鸟”换来绿色发展,通过“凤凰涅槃”实现脱胎换骨,全力打造苏州工业经济的升级版。今年,这项工作将继续推进,并将实施化工整治,加快热能管网规划建设。
“产业结构调整是太湖治理的根本途径,治太工作能否深入进行、持续推进,关键要看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力度。”这在江苏已经形成共识。省委、省政府明确,太湖流域未来将重点通过转型升级加强源头治理,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治太水平。
这是一份让人振奋的统计报表:今年前三季度,江苏服务业占GDP比重达48%以上,产业结构首次实现“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在服务业大做“加法”的同时,江苏在淘汰过剩产能、落后产能上则大做“减法”,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目标,累计关闭7000多家化工企业。截至2014年底,我省太湖流域各地关闭化工企业4339家,关停印染、电镀等重污染及不达标排放企业1000余家。
与此同时,针对工业存量的升级改造计划持续进行。省环保厅相关人士介绍,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武进经济开发区、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已通过环保部、商务部、科技部组织的考核验收。省环保厅还将酸洗、印染、化工行业水处理污泥规范化管理作为监管重点,明确813家工业污泥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实行清单化管理。同时,在太湖流域保持了环保执法高压态势,严控工业污染排放。
因地制宜
农村生活污水也“治理”
省住建厅相关人士介绍,8年间,我省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以及污泥处理处置和再生水设施建设,全面推广控源截污工作,有序推进《太湖流域撤并乡镇集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规划》实施。截至2015年三季度,太湖流域已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250座,处理能力达到818万立方米/日,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3%,撤并乡镇集镇区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0%。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达到80.4%。“十二五”以来,太湖流域累计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40万立方米/日,配套管网5100公里,新增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能力2490吨/日,新增再生水生产能力31万立方米/日。
与此同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推进。常熟市水利(水务)局副局长皇甫建国指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时段一般都没有规则,每天早中晚较集中,其他时段排放量很小。同时,污水排放分布面广而分散,水量水质波动都较大。因此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不能简单套用传统市政污水处理工艺,而是应当另用一种专门针对农村水污染治理的工艺,具有经济、高效和普通适用特点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11月25日,在常熟市古里镇苏家尖村,上海浩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博士向当地村民演示了污水在经过设备处理后的出水情况,并笑说:“经过我们之前的测量,经由设备处理,寒冷气候下这样的水质是达到了一级B标准的,在夏天一般达到一级A标准基本没有问题。”据介绍,这种为处理农村水污染而专门研究开发的科研成果,是上海交通大学根据多年来对农村污水治理方面的大量技术革新和工程经验所形成的一种以复合生物水处理系统为核心技术的农村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还可作为农田灌溉和绿化用水。
住在苏家尖新苏1组96号的平钟祥说,从前村里的河水时常散发刺鼻气味,而当污水处理工程遍布全村的3年时间里,情况明显好转许多,河水也变得清洁起来。对村庄内的环境整治行动,1968年就在苏家尖生活的他在自己的老年生活里享受到了这一福利带来的体验,打心眼里感到满意与幸运。
8年中,江苏太湖流域各地稳步推进规划发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十二五”以来,全流域实际完成4000多个规划发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生态修复
让太湖山水“休养生息”
站在无锡长广溪大桥上,向南是长广溪,两岸郁郁葱葱,蜿蜒曲折,一路迤逦,直通太湖;向北是蠡湖,极富江南特色的石塘长廊,横跨湿地公园两岸,游人如织,岸芷汀兰。西部是军彰山,清晨泛舟蠡湖,青山依依,绿水悠悠,正是范蠡笔下“烟收远树山徐出”的美景。
这水乡风光,正是无锡人努力进行生态修复的结果。生态清淤、污水截流、退渔还湖、动力换水、生态修复、湖岸整治和环湖林带、湿地建设……行进太湖沿线,这样的美丽风光可谓数不胜数,通过修复,太湖山水得以“休养生息”。
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马舍村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7月的一天,这里空气湿润,湖水在桥下流淌,水草在池塘中摇曳。时近中午,73岁的村民陶福妹正准备给家人做饭,只见她从家门口拾级而下,来到池塘边,直接把米篮浸入水中。“今天没下雨,没有泥沙,水很清,在池塘淘一遍后,就能直接放进锅加点水蒸煮了。”陶福妹说。
马舍村书记施永飞介绍,他们村坐落在水源地保护的核心区,400米外的太湖供应着三个自来水厂的用水,是生态红线区域中的一级保护区。
根据苏州在全国率先实施的生态补偿政策,2012年马舍村从市区两级财政获得125万财政补偿,生态补偿大部分用于村庄交通建设和环境整治。
2013年8月,江苏在全国率先编制印发省级《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太湖沿岸成为重要的生态红线保护区域。江苏在此加强污染防治、加快生态修复,推进沿太湖湿地建设,削减污染物入湖总量,提升了太湖治理工作成效。据了解,江苏生态红线区域陆域面积达2.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23%。
任重道远
太湖治理机遇挑战并存
成绩虽然突出。不过,省太湖办副主任张利民坦言,太湖治理向来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在治理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在所难免。
对于已经经历了8年高强度治理工程的太湖,挑战对于它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水质指标改善的上升空间越来越小,幅度不可避免地越来越窄,而当水质继续改善的空间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时,与之相对应的经济成本也在增加。
就拿总磷总氮来说,在治太过程中虽然已展开针对性工作,但主要入湖河流氮磷距离国家要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增加了湖体水质改善的难度。就以处理蓝藻为例,虽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蓝藻的防控依然不可掉以轻心。
蓝藻是一种水生生物,在湖水遭到严重污染,氮、磷含量超标呈重富营养化状态下,再遇上适宜的温度等条件,蓝藻就很有可能爆发——由此而言,在湖体“藻型生境”尚未根本改变情况下,一旦遇到适宜外部条件,太湖仍可能出现大面积蓝藻聚集,甚至“湖泛”。相关专家预测,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冬明春太湖地区气温还可能偏高,气象条件有利于蓝藻种源越冬,明年太湖安全度夏形势仍不容乐观。
江苏太湖流域总面积占全省的24.2%,却承载了全省35.3%的人口和52.1%的经济总量。经济、人口的发展,必然给太湖带来较大的环境压力。以农业为例,流域农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例约2%左右,但农业面源污染贡献的氨氮、总氮、总磷分别占到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9%、39%和68%(2010年国家总体方案修编数据)。其中,畜禽养殖排放的总磷、总氮约占流域氮磷污染入河量的35%和13%。随着工业点源和生活污染治理的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经日益凸显。
省农委相关人士坦言,这方面的短板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度较大。与工业点源污染治理相比,农业源面广、量大、分散,治理任务非常艰巨。二是资源利用效率低。由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小,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约束趋紧、投入品过度消耗现象仍会长期存在。三是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较慢。中小型养殖场仍然占大多数,基础差、种养分离、农牧脱节问题突出,养殖废水处理的难题尤其明显。当前生猪价格已进入上涨通道,对畜禽养殖业带来实质性利好,禁养区拆迁关停的进度和难度都将加大。四是农业环境监测体系不健全。机构少、人员缺、装备差,农业面源污染例行监测能力水平严重不足,不能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常态化和规范化监测评价和预报预警。
另外,省太湖办主任朱铁军特别提醒说,“与长江、淮河等水体相比,太湖的换水周期很长,水体流动性较差,因此,在许多地方不成问题的问题,在太湖流域都成了问题,甚至是较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更加强劲的举措,铁腕治污,科学治太!”
今日太湖的平安稳定绝非一日之功,各方在加快组织协调、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强化污染源监管力度上积攒经验、铭记痛点的时间轴已长达8年。8年的时间积淀足以形成一套属于太湖流域的管理模式,它会永远铭刻在历史长河里,在时而惊涛骇浪、时而平静流淌中熠熠生辉,提醒人们牢记过去,也鞭策与鼓励同行者勇敢前行。
值得欣喜的是,在“十二五”收官之际,太湖治理也迎来了属于它的重要机遇。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为治太指明了前进方向。众所周知,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央更明确把绿色发展确定为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将切实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太湖治理树立了目标导向。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的行动指南。太湖是国家“三湖”治理的重点,也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把太湖治理好,对江苏、对全国水污染防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今年实施的新《环保法》也在某种程度上为治太也提供了相应的制度保障。相信未来,江苏在太湖治理上一定会迈出更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