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实施小农水+五小水利混搭建设 南溪4年新增“一座大型水库”

  • 发布时间:2015-11-17 05:29:54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王成栋

  近日,在德阳举行的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宜宾市南溪区代表四川首先发言。实际上,过去的4年间,传统旱区南溪区,已经先后获得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等荣誉称号。

  从缺水典型到先进典型,南溪区经历了什么?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带着疑问,记者近日走访了南溪区山峰村。

  传统旱区困境地形地貌致储水能力差

  南溪区罗龙街道山峰村,因地处一块山地之上而得名。村民日常的生产生活用水,多靠自然降雨,但是广布的喀斯特地貌,让这里的沟渠蓄水能力极差。

  村民吴任西告诉记者,每年春耕农忙时节,都要从几公里外的一条小溪中抽水灌溉,由于距离远、高差大,灌溉效率十分低下,“浇灌一亩地需要七八个小时。”

  他家的养殖场,也因缺水不得不刻意控制规模,“春天和冬天都缺水,不敢多养。”他说,能养20头牲畜的圈舍,常年有一半是空的。

  南溪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南溪区,山峰村不是个例。南溪区地处川南丘陵,地表储水性差,“但无论是从地质地貌还是水资源分布现状来看,这里都无法上马大型水利工程。”

  省农水局农建办相关负责人曾给出了建议,南溪区虽然储水能力差,但是多年平均降雨量超1000毫米,“只要能把雨水留住,这里的水源不成问题。在无法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小农水和五小水利工程(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混搭建设的方式,才能根本上缓解当地旱情。”

  “两小”工程混建新增和恢复灌面近23万亩

  2011年,南溪区被省水利厅正式列入全省小农水建设重点县和五小水利建设重点区,启动小农水和五小水利工程混搭建设。“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同时拿到这两项政策,在四川很少见。”省农水局农建办负责人说。

  吴任西回忆,2011年的冬天,他拿到了政府给的五小水利建设资金15000元。他和家人用了一周时间,在屋后的山脚下修建了5口水窖,“总共大概能蓄水200立方米,家里生活用水和养殖场用水都没问题了。”

  与此同时,当地发动群众修建五小水利,解决生活饮水问题;通过硬化手段,修建渠系,解决农业生产用水问题。一个冬季过后,全村家家建起了五小水利,村里新增山平塘18口、蓄水池30口、硬化渠道8公里,蓄水能力超过8000立方米。

  如今,4年过去,效益已经初步显现,全村1100亩耕地,八成以上成了稳产田。今年夏季,村里遭遇伏旱,但水稻亩产普遍超过了600公斤,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吴任西家的猪圈,也已经“满员”。

  南溪区水务局负责人介绍,4年来,整个南溪区共投入近3亿元建设小农水和五小水利,新增储水能力1亿立方米,相当于建设一座大型水库,新增和恢复灌面近23万亩,207个村中近八成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难题。

  省农水局局长王华说,“大中小微并举”是被实践证明符合四川省情的“治水兴蜀”思路。除大中型骨干工程外,五小水利和小农水工程建设,既是我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旱区群众要求最迫切、效益最显著的民生工程。“十二五”期间,全省五小水利和小农水工程建设总投入约475亿元。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