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山东莒县:数字化监管乡镇资金的实践

  • 发布时间:2015-11-10 10:19:18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优化升级网络,建立乡镇财政业务一体化管理平台

  山东省莒县自2012年作为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试点以来,一直致力于乡镇业务系统的整合提升和网络一体化管理。

  升级网络连接,确保网络畅通。为打通乡镇最后一公里,实现线路全面通畅,莒县提前完成了网络连接方式改造升级,自2013年起由ADSL接入方式统一改成10M光缆专线,确保财政内网数据传输速度和效率。

  抓住全省试点契机,进行转型升级。县乡合用一个平台,并将资金监管系统建立在县平台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共享和交互的问题,但县级财政业务管理平台以县级财政为核心,乡镇财政的业务拓展受到一定制约。2014年,山东省财政厅组织开展“基层数字财政管理系统”建设及应用试点,莒县作为试点县之一,抓住契机集中将预算编制、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管理、工资统发、政府采购、资产管理、资金监管、债务管理、账务处理、办公自动化、信息发布、乡镇基础信息、“一本通”惠民补贴数据查询和GIS地理信息应用查询等15个不同模块纳入“基层数字财政管理系统”,建立了专门面向乡镇财政的独立操作界面,包含了乡镇所有财政业务,是县级业务平台向乡镇一级的延伸,为财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了规范、准确的数据来源。

  搭建管理平台,加强乡镇财务信息化监控

  莒县以“乡财县管”改革,促进乡镇财政财务监管。从2005年开始,推行了“县乡共管、以乡镇为主”管理模式的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在乡镇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三权”不变的基础上,实施以“预算共编、账户统设、资金统缴、支出统核、采购统办、票据统管”为主要内容的乡财县管乡用改革,严把预算编制关、收入征缴关、支出管理关和债务管理关“四个关口”,实现了乡镇财政收支全面监管。

  以“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制,加强村级财务资金监管。为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村级财务监管难问题,莒县对镇、村管理资源进行了整合,从强化农村财务监督入手,全面推行“村财乡管村用”改革。乡镇成立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将村级财务全部纳入乡镇集中核算。乡镇对村级资金实行专账核算,县财政统一为乡镇设立村级资金专户。乡镇对村级资金实行“双审核、双监督、双公开”管理模式,即村级发生的每一笔收支业务必须经村民理财小组、乡镇经管站双审核,财务收支情况接受村民、乡镇财政所双监督,并定期实行镇、村双公开。农村财务监督实现了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转变,提高了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水平。

  统一规范网络账务管理,加强对镇村账务的实时监控。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成功运用为网络化财务管理所需的规范、准确的数据提供了直接来源,为网络化财务管理提供了基础保障。统一账套设置,将纳入平台的乡镇账务统一规范为:总预算、政府、计生委、民政所、专项资金账,村级账务。统一报表设置,对不同乡镇同类别的账务,使用统一的科目,统一报表,利于全县汇总、查询和监管。统一角色设置,乡镇财政账务操作人员权限由县基层财政中心统一管理、设置。乡镇设置记账、审核、监督三个角色,所长可以随时登录平台查看账务处理情况,强化内部监督和控制,同时在县级设立监督员,随时监控账务情况。统一网络管理,由县财政专门人员对平台账务进行维护管理,降低乡镇维护管理成本。内网平台账务的应用,使账务管理达到“快速反映、准确核算、动态监督”功能,网络化管理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两大维度的拓展,使得会计核算从事后计算达到实时监控甚至事前控制,财务管理由静态走向动态,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提升了快速反应能力。从空间上来看,基于财政内网的财务管理系统突破了异地机构的财务管理的空间局限,降低了高昂的技术难度和管理成本,使物理距离变成鼠标距离,财政管理能力延伸到财政记账单位的任何一个结点。

  自主开发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系统,创新监管手段

  莒县于2012年率先开发出适用于全省应用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系统。

  2012年,莒县县级财政综合业务平台基本实现了乡镇财政核心业务的信息化,达到了县、乡资源数据共享,在此基础上,探索建设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系统”,并于2013年10月正式上线运行,系统以“财政综合业务平台”为依托,提取和运用平台中其他系统数据,结合乡镇财政监管数据,形成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链条,对资金运行过程进行自动预警和分析汇总,实现资金全程动态监管。

  通过对系统的试用和不断完善,系统基本达到财政部关于资金监管信息通达、实时监控、公开公示、抽查巡查等监管需求。一是信息快速通达,在指标录入时,监管系统根据资金分类自动识别,将需监管的资金信息提取至资金监管系统,乡镇可即时发现监管信息,解决监管不及时问题。二是资金全面覆盖,所有通过财政综合业务平台管理或下达的资金,如项目类资金、补贴类资金、村级资金、部门资金等,监管系统都可根据需要进行提取分析,解决监管不全面的问题。三是信息源头控制。系统提取的资金信息源是指标管理系统,符合分类条件的资金会自动进入监管系统,信息源的准确性为县乡财政主动介入监管提供了条件,解决被动监管局面。四是监管职责明确,系统对乡镇财政、县级管理科室、资金业务科室进行角色绑定,并根据监管流程确定角色任务,完成相关监管职能和操作程序的规范,解决监管职责不清、监管不到位问题。

  信息化监管系统的建立,改良了传统监管模式,弥补了传统监管方法和力度的不足,实现了“六个突破”。一是实现从个别资金到全部资金的突破,在监管规模上达到“全面化”。系统将上级财政资金、乡镇资金及村级资金全部纳入了监管范围,所有资金的运行使用情况,通过监管系统能全面反映资金使用落实情况。二是实现从个别环节到所有环节的突破,在监管环节上达到“全程化”。系统对各个环节、结点设立监管措施,资金从申请到拨款到使用,达到了全程监控。三是实现从后台隐蔽到前台展示的突破,在监管方式上达到“透明化”。系统将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拨款、账务处理、公示情况、检查情况等摆到台面上来,县乡两级依据权限可以随时查询、监督,财政监督行为更加透明。四是实现从各行其道到系统规范的突破,在监管方法上达到“科学化”。系统将需要填报的数据、需要检查的情况、所需的项目图片,进行系统提示。乡镇监管工作按系统标准和要求进行,监管方法更为科学。五是实现从检查报告到分析图表的突破,在监管形式上达到“直观化”。系统将资金量、管理情况以图表形式展现,总量情况、分项情况一目了然,不同乡镇、不同项目、不同资金类型、不同资金来源之间的对比分析更加直观。六是实现从抽查管理到长效机制的突破,在监管效果上达到“绩效化”。系统引进绩效评价机制,对资金监管效果进行绩效评价,各主管业务科室可以对财政所监管情况进行绩效打分、评价,实现资金绩效管理的常态化。

  建立纵横联动机制,提升监管工作合力

  莒县在总结近年来内部审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加强内部监督的新路子。2009年以来,围绕建立完善乡镇财政内控机制,将局机关实行的“月审月促”内部监督法延伸到乡镇,实施“财政监督下乡”。2014年在信息化应用的基础上,建立纵横联动监管机制,将人工监管检查与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保障资金监管政策的落实。

  完善乡镇财政内审监管制度。一方面,理顺乡镇财政监督职能,先后制定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实施方案、财政检查工作办法等文件,进一步规范财政所岗位设置和内控机制建设,明确财政所长为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第一责任人,县财政通过采取民主推荐和考核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在各乡镇财政所聘任财政监督员,将监督工作明确到岗,落实到人,理顺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职能,确立了乡镇财政所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明确乡镇财政监管内容。制定了《莒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督检查办法》,从货币资金、往来款项、固定资产、专项资金、财政预决算管理、会计基础、镇村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八个方面量化分解监督检查事项和检查方法。

  细化监督检查方式方法。乡镇监督员每月对本乡镇财务独立单位的原始凭证逐张检查,货币资金逐笔核对,既检查会计基础工作,也检查账务处理质量。对检查中未发现问题的,在记账凭证右上角加盖“财政监督员专用章”;针对检查发现的资产、财务、内控机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报送乡镇党委政府和县财政局。县财政成立督察小组,以“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系统”的信息化远程监控为技术手段,结合“月审月促”制度,对乡镇内审监管情况进行抽查,对资金监管系统报警的业务点进行重点检查,做到信息技术手段与行政监督手段的有机结合,及时分析、研究监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督促乡镇财政加强资金监管。

  加强县乡互动及科室部门联合。乡镇财政发挥就近监管优势,对乡镇项目类资金和补助类资金进行日常监管和抽查巡查,并将情况反馈到监管系统,县级财政根据乡镇反馈的监管信息,在线检查分析资金落实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县财政业务类科室、监督类科室和管理类科室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系统将“追踪”的资金情况进行分析,对“跑偏”资金进行“定位”,管理类科室和业务科室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及时做出报警提醒,监督类科室对报警点做好监督筛查,并与业务科室(部门)共同做好实地检查工作。纵横联动机制实现了县乡之间、科室部门之间监管信息的交互和共享,提升了监管合力;实现了人机互动,优势互补,监管由“普遍”检查变为重点“定向”检查,节约了时间,避免了监管漏洞。(作者系山东省莒县财政局基层乡镇管理中心主任)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